晚风残照岸乌巾,小借禅床憩旅身。
坐对新花忘故我,行看古月照今人。
聊为江畔骑驴客,难会云间驾鹤宾。
泡沫风灯成一笑,近来东海又扬尘。
晚风残照岸乌巾,小借禅床憩旅身。
坐对新花忘故我,行看古月照今人。
聊为江畔骑驴客,难会云间驾鹤宾。
泡沫风灯成一笑,近来东海又扬尘。
此诗描绘了一位旅人在傍晚时分,于一座名为镜山寺的僧院中借宿憩息的情景。开篇两句,“晚风残照岸乌巾,小借禅床憩旅身。”以简洁的笔触勾勒出诗人在黄昏落幕之际,于寺庙旁寻得一片宁静所在,借助僧院的禅床稍作休息。这里的“晚风”与“残照”,生动地展现了时间的流转和自然景象的变迁。
接着,“坐对新花忘故我,行看古月照今人。”诗人在寺中静坐,对着新绽放的花朵,似乎忘却了往昔的烦恼与忧愁。而当他漫步于古老的月光之下,便不禁思念起今日之人。这里,“故我”和“今人”构成了一种时空交错的情感体验,表达了诗人对于时间流逝、世事变迁的深刻感悟。
再下两句,“聊为江畔骑驴客,难会云间驾鹤宾。”诗人自比为江边的一位骑驴行旅之客,这种低姿态的形象与“云间驾鹤”形成鲜明对比,后者常喻指仙境或高洁之士。这里透露出诗人对于世俗与超脱、凡尘与仙界之间差距的感慨。
最后两句,“泡沫风灯成一笑,近来东海又扬尘。”则是对佛理中“诸法无常”、“如梦幻泡”等观念的一种体现。诗人面对世间纷扰,如同看破红尘,以一种超然物外的姿态,轻视那些繁杂与喧嚣的世事。而“近来东海又扬尘”,则是指某种事件或变故在诗人心中引起了波澜。
总体而言,此诗通过描绘一位旅人的借宿憩息,以及对自然景象和时间流逝的感悟,抒发了诗人对于世俗与超脱、生命与宇宙的深邃思考。
端居谢尘鞅,屏迹卧柴荆。
布衣乐嘉遁,箪瓢澹无营。
幽思契玄化,冥搜观物情。
神閒志先定,寡欲心自宁。
琴尊谐夙赏,水木涵馀清。
檐端白云下,芳径春草生。
永惬丘园趣,终辞圭组荣。
含光保贞固,养德崇令名。
吾生愧扰扰,遐想寻鸥盟。
楚平席僣伪,任邪斥忠良。
伍奢既就烹,子胥遂奔亡。
出疆适吴会,追者何太忙。
行行至江浒,欲渡津无梁。
邂逅得渔父,哀穷济以航。
感此脱危厄,解剑聊为偿。
父也义不受,长揖增慨慷。
嗟彼寰中人,结交布周行。
刎颈誓莫逆,笑谈出肝肠。
一朝婴祸患,变情非故常。
父也谅非旧,急难恤劻勷。
利害等丝发,万金一毫芒。
高风振颓俗,百世仰馀光。
夫子尚志节,抚图不能忘。
写之置座隅,怀古意何长。
斯人不可见,三复涕沾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