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师破贼凯歌还,积甲高于熊耳山。
尽选精强付诸将,威声已足镇荆蛮。
王师破贼凯歌还,积甲高于熊耳山。
尽选精强付诸将,威声已足镇荆蛮。
这首诗描绘了宋朝将领李纲在平定叛乱后,军队凯旋而归的场景。诗中通过“王师破贼凯歌还”一句,展现了胜利的喜悦和军队的荣耀。接着,“积甲高于熊耳山”一句,形象地描述了战场上堆积如山的武器装备,显示出战争的规模和激烈程度。
“尽选精强付诸将”,说明李纲在战后对军队进行了精简和重组,挑选出最强的士兵交给各个将领,体现了他对军事力量的重视和对将领的信任。“威声已足镇荆蛮”,则表明这次胜利不仅震慑了敌方,也稳固了南方边境的安宁,显示了军事行动的深远影响。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生动的场景描绘和富有象征意义的词汇,展现了宋朝将领在平定叛乱过程中的英勇与智慧,以及胜利后带来的和平与稳定。
动觉日月短,静知时岁长。
自悲道路人,暂宿空闲堂。
孤烛让清昼,纱巾敛辉光。
高僧积素行,事外无刚强。
我有岩下桂,愿为炉中香。
不惜青翠姿,为君扬芬芳。
淮水色不污,汴流徒浑黄。
且将琉璃意,净缀芙蓉章。
明日还独行,羁愁来旧肠。
衡门寂寂逢迎少,不见仙郎向五旬。
莫问龙山前日事,菊花开却为闲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