苍楠翠柏连山丘,杨家绕屋青松稠。
百年雨露涵深泽,六月凉爽如清秋。
势凌千尺浮云外,黛色团团拱车盖。
阴森昼晦起蛟虬,萧瑟天风振竽籁。
若人好学怀奇姿,琼林秀出珊瑚枝。
由来孤高秉异尚,爱此挺特同心期。
结庐松下栖迟久,坐卧看松与松友。
劲操何殊处士梅,閒情未说先生柳。
才高何必老深林,清庙明堂会见寻。
惟应晚岁冰霜节,永矢平生金石心。
苍楠翠柏连山丘,杨家绕屋青松稠。
百年雨露涵深泽,六月凉爽如清秋。
势凌千尺浮云外,黛色团团拱车盖。
阴森昼晦起蛟虬,萧瑟天风振竽籁。
若人好学怀奇姿,琼林秀出珊瑚枝。
由来孤高秉异尚,爱此挺特同心期。
结庐松下栖迟久,坐卧看松与松友。
劲操何殊处士梅,閒情未说先生柳。
才高何必老深林,清庙明堂会见寻。
惟应晚岁冰霜节,永矢平生金石心。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生动的松树景观,以及诗人对松树的喜爱之情。开篇以“苍楠翠柏连山丘,杨家绕屋青松稠”两句,描绘了松树生长在山丘与房屋周围的情景,苍翠欲滴,生机勃勃。接着,“百年雨露涵深泽,六月凉爽如清秋”,通过比喻和拟人手法,展现了松树历经岁月洗礼后的深厚生命力,即使在炎热的六月也能带来清凉如秋的感觉。
“势凌千尺浮云外,黛色团团拱车盖”描绘了松树高耸入云,其黛色的树冠如同车盖般环绕,形象生动。接下来,“阴森昼晦起蛟虬,萧瑟天风振竽籁”两句,通过蛟龙和竽籁的意象,进一步渲染了松树的威严与气势,同时也暗示了松树在自然界的独特地位。
“若人好学怀奇姿,琼林秀出珊瑚枝”则将诗人自己比作喜爱学习、具有独特才华的人,如同琼林中生长的珊瑚枝,既赞美了松树的美丽,也表达了诗人对自己品格的期许。接下来,“由来孤高秉异尚,爱此挺特同心期”两句,强调了松树的独特气质和高尚品质,诗人对此深感共鸣,希望与之结缘。
“结庐松下栖迟久,坐卧看松与松友”描绘了诗人长久居住在松树之下,与松树为伴的生活情景,体现了他对自然的亲近与热爱。“劲操何殊处士梅,閒情未说先生柳”通过对比梅与柳,进一步强调了松树坚韧不拔的品质,以及诗人内心的闲适与淡泊。
最后,“才高何必老深林,清庙明堂会见寻”表达了诗人认为才高之人不必局限于深林之中,终有一天会在清庙明堂这样的高雅之地被世人所识。“惟应晚岁冰霜节,永矢平生金石心”则是对诗人晚年坚守节操、保持初心的期待与祝愿,整个诗篇充满了对自然美的赞美和对高尚人格的追求。
浮荣过眼风脱叶,鸳行无复清梦接。
柴门昼闭雀可罗,寒日晖晖弄疏樾。
已种芳兰滋九畹,更遣胎仙舞三叠。
李侯壮志亦可人,举目万里欲横绝。
醉眼时看石棱紫,吟鬓半作霜棘折。
方今圣主躬俭勤,奏赋不须誇羽猎。
中兴盛事要磨崖,老于文字谁踰结。
愿君勉力上扶摇,渺渺云海出飞楫。
莫随铩翮卧穷巷,漫学啼螀吊寒月。
随缘到处是吾庐,风雨飘飖敢定居。
异县逢君如隔世,七年怪我苦无书。
平生出处皆陈迹,大半交游已故墟。
愁绝不知尊酒尽,醉归儿女笑牵裾。
萧瑟中宵雨打窗,那知风月乱飘黄。
已无佳月供清赏,赖有新诗耿夜光。
蓬户我方甘寂寞,朱门君勿看辉煌。
只今天柱峰何在,好约玄真一醉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