萧瑟中宵雨打窗,那知风月乱飘黄。
已无佳月供清赏,赖有新诗耿夜光。
蓬户我方甘寂寞,朱门君勿看辉煌。
只今天柱峰何在,好约玄真一醉狂。
萧瑟中宵雨打窗,那知风月乱飘黄。
已无佳月供清赏,赖有新诗耿夜光。
蓬户我方甘寂寞,朱门君勿看辉煌。
只今天柱峰何在,好约玄真一醉狂。
这首诗描绘了中秋之夜无月的情景,诗人以细腻的笔触展现了内心的感慨与对美好事物的向往。首句“萧瑟中宵雨打窗”描绘了夜晚的凄清景象,雨声敲打着窗户,营造出一种孤寂的氛围。接着,“那知风月乱飘黄”一句,通过反问表达了对自然美景的渴望,即使是在没有月亮的夜晚,风和落叶也能带来别样的美感。
“已无佳月供清赏,赖有新诗耿夜光。”这两句转折,诗人意识到虽然没有明月可供欣赏,但诗歌却能照亮这寂静的夜晚,给予心灵慰藉。这里巧妙地将文学与生活相联结,凸显了文学作品在人们精神世界中的重要性。
“蓬户我方甘寂寞,朱门君勿看辉煌。”这两句对比鲜明,前句表达诗人甘于简陋的生活,享受内心的宁静;后句则以反讽的口吻,提醒那些生活在豪华之中的人们,不要只看到物质的辉煌,而忽视了精神世界的丰富。
最后,“只今天柱峰何在,好约玄真一醉狂。”诗人以天柱峰为喻,表达了对美好事物的追寻,同时也流露出一丝无奈与洒脱。他希望能在某个时刻,与志同道合的朋友一起,抛开世俗的束缚,尽情享受生活的乐趣。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中秋无月之夜的描绘,展现了诗人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与追求,以及在面对现实困境时的乐观态度和豁达心境。
驼绒绣帽红颧颊,素发微连细纱结。
出宫嫁作海商妻,裙腰尚带河西摺。
少年十五二十时,中官教得行步齐。
春罗夜剪绣花帖,阶前夜舞高夔丽。
宠姬当前翠衿小,便觉中原美人少。
金莲斜抱捧珠龙,玉笼倒挂收香鸟。
年年宫中春日长,小车银瓮葡萄香。
香殿吹箫凤凰语,一日再宴诸侯王。
舞困楼兰过三十,内家别选娥眉入。
虽名伴送半无家,旋卖珠环问亲戚。
一为商妇始自怜,十年不见回番船。
年多不记教坊曲,时时寻拨相思弦。
永嘉老子错行脚,被人呼为一宿觉。
曹溪只是个樵夫,佛法何曾解参学。
三千威仪八万行,一霎清风顿销铄。
偶然撰得文字成,被人唤作真丹经。
泥中洗土不唧?,画蛇添足空丁宁。
看渠两著浑未是,学者焉能出生死。
如来藏里本无珠,万古虚名挂唇齿。
为我殷勤问净光,永嘉老人应著忙。
说与如今甚时节,莫恋松风与江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