曙色来天外,征衫怯晓风。
马行残月下,人在乱山中。
石侧蚕丛险,烟开鸟道通。
思乡心更切,前路尚飘蓬。
曙色来天外,征衫怯晓风。
马行残月下,人在乱山中。
石侧蚕丛险,烟开鸟道通。
思乡心更切,前路尚飘蓬。
这首清代宗韶的《早行》描绘了一幅清晨赶路的画面。首句“曙色来天外”以简洁的笔触勾勒出黎明时分天边微亮的景象,暗示了行者的早起和旅途的艰辛。次句“征衫怯晓风”通过“怯”字表达了旅人对寒风的敏感与担忧,显示出其旅途的疲惫。
“马行残月下”进一步描绘了行进中的场景,月光下的山路显得尤为冷清,马儿在这样的环境中前行,增添了孤独感。“人在乱山中”则强调了行者所处的环境,山路崎岖,群山环绕,给人以迷茫和孤立之感。
“石侧蚕丛险,烟开鸟道通”细致刻画了沿途的自然景观,险峻的石崖和蜿蜒的鸟道,暗示了道路的艰难,但烟雾散去后,也透露出一丝希望,象征着前方可能存在的生机。
最后两句“思乡心更切,前路尚飘蓬”直抒胸臆,表达了诗人深深的思乡之情,以及对未来未知路途的不确定感,如同随风飘荡的蓬草,流露出淡淡的哀愁和坚韧的决心。
整体来看,这首诗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早行的艰辛与孤寂,情感真挚,意境深远,展现了诗人对家乡的深深眷恋和对未来的期待。
儒官少公事,閒坐如家居。
闭户听风雨,重读架上书。
岂无借书瓻,小酌勿用沽。
岂无苜蓿盘,园丁送嘉蔬。
溪童把钓竿,时得径寸鱼。
采薇拾橡栗,视此已有馀。
怀哉天地恩,不弃无用儒。
舍此将何之,狂士多迷途。
终不如归田,一蓑溪上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