待月东扉外,一枝明烛残。
谁将丹桂子,种在碧云端。
病叶依窗湿,饥鸿集渚寒。
婵娟为雨妒,怊怅又更阑。
待月东扉外,一枝明烛残。
谁将丹桂子,种在碧云端。
病叶依窗湿,饥鸿集渚寒。
婵娟为雨妒,怊怅又更阑。
这首诗描绘了一种凄清而孤寂的意境。开篇“待月东扉外,一枝明烛残”两句,通过对夜晚等待月亮和蜡烛即将燃尽的情景,营造出一种静谧而又有些许悲凉的氛围。
接着,“谁将丹桂子,种在碧云端”两句,则是诗人通过设问的方式,表达了对远方或高处种植丹桂(指桂花)的向往。这里的“碧云端”既可以理解为自然界中的高远之地,也隐喻着精神追求的高洁。
中间,“病叶依窗湿,饥鸿集渚寒”两句,通过对生病树叶和饥饿鸟儿的情形描述,表现出一种凄凉而又充满同情心的感慨。这里的“病叶”与“饥鸿”都是不幸与苦难的象征。
最后,“婵娟为雨妒,怊怅又更阑”两句,则是诗人表达了对美好事物(婵娟)因雨而生出嫉妒之情,以及内心深处的忧郁和不满。这里的“婵娟”指的是美丽的事物,而“为雨妒”则是说这些美好因为下雨而显得更加珍贵,甚至引起了一种独占欲望。“怊怅又更阑”则增添了诗人内心的复杂情感和深沉的忧虑。
总体来说,这首诗通过对自然景物的精细描绘,表达了诗人对美好事物的向往、对生活苦难的同情,以及内心深处的忧郁和不满。诗歌语言优美,意境幽深,是一首具有较强表现力的抒情小品。
一风一雨天酝雪,溪上行人手吹裂。
主人扫巷作光华,满注金罍唤宾客。
酒酣耳热胆量宽,容我口开非偪仄。
天寒促膝政相宜,共道兴来连举白。
人心好客天亦知,平时思雪不可期。
寒消内热沃肺渴,瑶花满眼真瑰奇。
一尺呈丰有成验,三白谴厉徵前为。
不辞秉烛达曙光,别思共醉今何辞。
此身对酒愿长健,明年花发春迟迟。
开正占晴符古语,便谓春风遍花坞。
那知天意不可谋,才告休期便风雨。
急追令节已难寻,卧向空斋思胜侣。
可怜十步五步宽,似隔千山万山阻。
今朝冯夷巧作便,剪刻天花散飞舞。
峭寒燠沐两不同,况是南箕正三鼓。
若求此花胜彼花,少霁威严无用武。
桑钱未出土未兴,缓给丰膏亦无苦。
半分僧室依环堵,满目愁来不堪数。
需公排日作好诗,细破春愁看几许。
分僧半坐小僧圆,世故犹寻未了缘。
小大不同俱示病,穷通有命只听天。
愁看药裹推难去,愿见香醪骋不前。
比若扶头却因酒,甘言苦口定谁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