远游安可极,壹郁念平生。
背雒独愁坐,怀沙空此行。
疑山低晚黛,梦泽转寒旌。
今日黄钟毁,休高白雪声。
远游安可极,壹郁念平生。
背雒独愁坐,怀沙空此行。
疑山低晚黛,梦泽转寒旌。
今日黄钟毁,休高白雪声。
这首诗是明代诗人陈子升在明末清初时期所作的《送元孝之楚》。诗中弥漫着一种深沉的忧郁与离别的哀愁。
首句“远游安可极”,表达了对远方旅行的无奈和无法到达极限的感慨。接着“壹郁念平生”一句,直接点明了内心的忧郁源自对过往生活的怀念,这种怀念中蕴含着复杂的情感,既有对过去的留恋,也有对未来的迷茫。
“背雒独愁坐,怀沙空此行。”这两句描绘了诗人独自坐在洛水边,心中充满愁绪,仿佛是在追忆往昔,又似乎是在预感未来的孤独。这里的“雒”和“沙”都是古代文化中的象征,分别代表了流水和沙洲,常用来比喻时光的流逝和人生的无常。
“疑山低晚黛,梦泽转寒旌。”这两句通过自然景象的描绘,进一步渲染了诗人的孤独和忧郁情绪。山色在傍晚时分显得更加低沉,仿佛是诗人沉重心情的投射;而梦泽(传说中的湖泊)中飘动的寒旌,则暗示了诗人内心的寒冷与孤寂。
最后一句“今日黄钟毁,休高白雪声。”则以音乐为喻,表达了对当前社会风气的不满和对美好事物的渴望。黄钟是古代乐器中的重要音阶,此处象征着正直、高尚的价值观;而“休高白雪声”则是劝诫人们不要过于追求高雅的音乐,而应关注更为重要的道德和精神层面。
整体来看,这首诗通过对自然景物的细腻描绘和情感的深刻抒发,展现了诗人面对离别与变迁时的复杂心境,以及对理想与现实之间矛盾的思考。
尘沙日日黦征衣,百尺高城倚落晖。
风飐花梢三月尽,春随芳草一时归。
渐看海上流莺老,又恐江皋暮雨霏。
我是狎鸥新伴侣,白云何事向南飞。
东林蝴蝶西林舞,拍拍抱花香不语。
半破葳蕤妒合欢,染湿粉衣狂栩栩。
林间有女娇盈盈,单衫半整来花亭。
独立徘徊垂玉手,欲折花枝心恨久。
揉花碎花不足惜,蝴蝶何因与相识。
怕是梦中来阿欢,踌躇不得入重门。
错认红颜便相狎,痴魂不辨泪啼痕。
神灵所窟宅,厥惟祝融乡。
浮丘与安期,来往亦不常。
何者五仙人,各骑一色羊。
手持五谷穗,芃芃三尺强。
黍稷居两旁,粳稻居中央。
羊亦衔果蓏,以种遗炎方。
丰年再三祝,倏灭馀景光。
越人念粒我,春秋修蒸尝。
报赛若先农,水旱仍遑遑。
作观楚庭西,五仙列成行。
少者反当中,老者左右方。
膝前各一石,或蹲或翱翔。
或立或僵卧,大小相低昂。
抵触势有馀,角形弯以长。
言是羊所变,毛质皆青苍。
一卷自周时,摩挲历帝王。
斑驳见手泽,表里含光芒。
番夷多膜拜,薰用苏合芳。
馀窍出烟气,一缕何飞飏。
恍若白云核,氤氲所含藏。
尺寸天所留,所关乃雨旸。
吁嗟尔君子,言观来芝房。
南交多瑰货,不以充资装。
依依此怪石,三叹空徬徨。
《五仙观》【明·屈大均】神灵所窟宅,厥惟祝融乡。浮丘与安期,来往亦不常。何者五仙人,各骑一色羊。手持五谷穗,芃芃三尺强。黍稷居两旁,粳稻居中央。羊亦衔果蓏,以种遗炎方。丰年再三祝,倏灭馀景光。越人念粒我,春秋修蒸尝。报赛若先农,水旱仍遑遑。作观楚庭西,五仙列成行。少者反当中,老者左右方。膝前各一石,或蹲或翱翔。或立或僵卧,大小相低昂。抵触势有馀,角形弯以长。言是羊所变,毛质皆青苍。一卷自周时,摩挲历帝王。斑驳见手泽,表里含光芒。番夷多膜拜,薰用苏合芳。馀窍出烟气,一缕何飞飏。恍若白云核,氤氲所含藏。尺寸天所留,所关乃雨旸。吁嗟尔君子,言观来芝房。南交多瑰货,不以充资装。依依此怪石,三叹空徬徨。
https://shici.929r.com/shici/VUK58j.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