腹无贮酒肠,小饮辄大醉。
醉馀嗽即作,痰唾连涕泗。
酒亦有何好,上策当自治。
无钱赊不来,不饮特易事。
何如饭疏食,饱矣曲肱睡。
莫笑我独醒,中有至乐地。
腹无贮酒肠,小饮辄大醉。
醉馀嗽即作,痰唾连涕泗。
酒亦有何好,上策当自治。
无钱赊不来,不饮特易事。
何如饭疏食,饱矣曲肱睡。
莫笑我独醒,中有至乐地。
这首诗通过自嘲的口吻,表达了诗人对酒的依赖以及戒酒后的自我安慰。"腹无贮酒肠,小饮辄大醉"表现出诗人对酒的敏感,不需要多喝就能醉倒,这也许反映了一种生活中的逃避和放纵。"醉馀嗽即作,痰唾连涕泗"则形象地描绘了饮酒后的一系列不适症状,包括咳嗽、吐痰等,这些都是过度饮酒的后果。
然而,在诗人的自我辩解中,我们看到了一种对自由和个人意志的坚持。"酒亦有何好,上策当自治"表明了即使酒带来快乐,诗人也明白需要自己控制这种欲望,不让它主宰生活。"无钱赊不来,不饮特易事"则是对经济压力的一种自嘲,既然没有钱买酒,那么就自然而然地戒掉了。
最后两句"何如饭疏食,饱矣曲肱睡"和"莫笑我独醒,中有至乐地"显示了诗人在简单的饮食中找到了满足,以及在清醒时刻体会到的真正快乐。这里的"至乐地"暗示了一种精神上的满足和平静,是一种超越物质享乐的内心世界。
总体来说,这首诗通过对酒的依赖与自我控制、物质享受与精神满足之间的矛盾,展现了诗人复杂的情感世界和深刻的人生洞察。
丹山有孤凰,独引群凤儿。
朝曛待哺急,风雨护巢危。
凤儿日长大,感念凰母慈。
母亦弗忍舍,愿儿长相随。
晨曦出旸谷,文采方葳蕤。
和鸣当盛世,九土春熙熙。
上林有竹实,亦有梧桐枝。
嗟尔母与儿,衔图一来仪。
独漉复独漉,水深泥更浊。
水深终见底,泥浊不见石。
翩翩者凫鸟,引子游水湄。
我岂无矰缴,怅然为尔悲。
南山有乔木,北山有梓树。
此物本无情,俯仰如有度。
罗帏空堂上,尘暗蛛丝绕。
倚门久踟蹰,慷慨不可道。
床头龙鳞剑,中夜跃鞘频。
父雠不及报,空愧七尺身。
斑斑深山虎,白日下林麓。
岂敢避生狞,人能食其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