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独漉篇》
《独漉篇》全文
明 / 释宗泐   形式: 乐府曲辞

独漉复独漉,水深泥更浊。

水深终见底,泥浊不见石。

翩翩者凫鸟,引子游水湄。

我岂无矰缴,怅然为尔悲。

南山有乔木,北山有梓树。

此物本无情,俯仰如有度。

罗帏空堂上,尘暗蛛丝绕。

倚门久踟蹰,慷慨不可道。

床头龙鳞剑,中夜跃鞘频。

父雠不及报,空愧七尺身。

斑斑深山虎,白日下林麓。

岂敢避生狞,人能食其肉。

(0)
鉴赏

这首诗《独漉篇》由明代诗人释宗泐所作,通过描绘一系列自然与社会景象,表达了深刻的人生哲理和情感。

首先,诗中的“独漉复独漉,水深泥更浊”两句,以漉水的动作比喻人生的艰辛与困苦,水深而泥浊象征着世间的复杂与不公。接着,“水深终见底,泥浊不见石”则揭示了尽管环境恶劣,但最终总会有真相大白的一天,寓意着正义终将得以彰显。

“翩翩者凫鸟,引子游水湄”描绘了一幅宁静和谐的画面,凫鸟引领幼鸟在河边嬉戏,象征着生命的传承与自然的和谐。然而,诗人紧接着发出了“我岂无矰缴,怅然为尔悲”的感慨,表达了对生命脆弱和自然界潜在威胁的忧虑,以及对无法保护所有生命的无奈与悲哀。

“南山有乔木,北山有梓树。此物本无情,俯仰如有度”通过对比乔木与梓树的生长状态,暗示了世间万物虽无意识,却遵循着自然规律,展现出一种超脱于人类情感之上的平静与秩序。

“罗帏空堂上,尘暗蛛丝绕。倚门久踟蹰,慷慨不可道”描绘了一个空寂的房间,蜘蛛网和灰尘象征着时间的流逝和遗忘,诗人长久地站在门口徘徊,心中充满了难以言说的感慨,可能是在反思人生的意义或是对某种失去的追忆。

最后,“床头龙鳞剑,中夜跃鞘频。父仇不及报,空愧七尺身”表达了诗人内心的矛盾与挣扎,面对未完成的使命和未能报答的恩情,感到深深的遗憾和愧疚。同时,“斑斑深山虎,白日下林麓。岂敢避生狞,人能食其肉”以老虎捕食的形象,隐喻了人类社会中的残酷与生存法则,强调了面对困难与挑战时的勇气与智慧。

整首诗通过丰富的意象和深刻的哲思,展现了诗人对生命、自然、社会和人性的深刻洞察与思考,既有对美好事物的向往,也有对现实困境的反思,体现了诗人独特的艺术风格和人文关怀。

作者介绍

释宗泐
朝代:明

(1317—1391)明僧。浙江临海人,俗姓周,字季潭,名所居室为全室。洪武中诏致有学行高僧,首应诏至,奏对称旨。诏笺释《心经》、《金刚经》、《楞伽》,曾奉使西域。深究胡惟庸案时,曾遭株连,太祖命免死。后在江浦石佛寺圆寂。有《全室集》。
猜你喜欢

杨柳词二首·其二

曲江南陌乱垂烟,勾引春风入管弦。

惆怅几枝憔悴尽,与人长系别离船。

(0)

述言·其四

桓桓杨将军,落落真英杰。

亹亹却红巾,凛凛持金节。

保障东南区,边疆靡蹉跌。

大功曾未成,身名遽磨灭。

谁令养虓虎,逾圈乃自啮。

(0)

灯下有怀

忆昔童婆店,高屯坐夕曛。

树声呼出月,石角碍回云。

野雉穿花见,清猿隔涧闻。

马头三四子,曾缚故将军。

(0)

估客行二首·其二

割裳制家书,刺指题日月。

不知何时到,但记今朝发。

(0)

游狼山寺三首·其二

鲸波渺渺四无涯,阊阖天低手可排。

一塔倚空凌浩劫,两潮争港撼层崖。

半晴半雨龙归海,冲煖冲寒雁度淮。

安得乞身依佛日,遍寻灵迹访齐谐。

(0)

送白杨长老·其二

鹤随金锡忽飞还,踏遍吴云越树间。

一发远峰斜日外,认来多是九华山。

(0)
诗词分类
题诗 写景 游玩 饮酒 荷花 怀古 咏史怀古 杨柳 登高 悼亡 叙事 除夕 怀远 托物言志 七夕节 乐观 地点 抒情
诗人
沈谦 高旭 许棠 刘才邵 王逢 释普度 蒋敦复 钱时 薛嵎 谢元汴 释惟一 吴宽 周贺 余继登 杨冠卿 赵师侠 张子翼 罗万杰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