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从东别长安道。西住磻溪庙,渐扣南山名迹杳。
洪沟冷淡,土龛潇洒,北府何曾到。
夜深陌上行人悄。独听岩前子规叫。
切切松梢啼到晓。
声声相劝,不如归去,争奈功夫少。
一从东别长安道。西住磻溪庙,渐扣南山名迹杳。
洪沟冷淡,土龛潇洒,北府何曾到。
夜深陌上行人悄。独听岩前子规叫。
切切松梢啼到晓。
声声相劝,不如归去,争奈功夫少。
这首元代丘处机的《青莲池上.幽栖》描绘了一位远离尘世、隐居南山的道士生活。诗的开篇“一从东别长安道,西住磻溪庙”表达了主人公从繁华的都城长安离开,选择在磻溪庙静心修行的生活转变。接下来,“渐扣南山名迹杳”暗示了他深入山中,探寻自然与隐逸之道,踪迹难寻。
“洪沟冷淡,土龛潇洒”描绘了环境的清冷与简朴,反映出诗人对朴素生活的满足。“北府何曾到”则进一步强调了他的隐居生活,未曾涉足世俗权力中心。夜晚来临,诗人独自漫步,“夜深陌上行人悄”,只有子规的叫声陪伴,“独听岩前子规叫”,营造出一种孤寂而宁静的氛围。
“切切松梢啼到晓”描绘了子规啼声的连续不断,直到天明,仿佛在劝说诗人“不如归去”,然而“争奈功夫少”,表达了他对修行的执着和时间不够的无奈。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景物描写和情感抒发,展现了丘处机对隐逸生活的向往和坚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