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挽陈宣教直中》
《挽陈宣教直中》全文
宋 / 廖行之   形式: 七言律诗  押[真]韵

回雁峰前忆隐沦,平生谋道不谋身。

诗书满腹空名世,科第衰年独后人。

赖有佳儿传素业,能令潜德上贞珉。

交游半世今零落,忍望铭旌泪墨新。

(0)
拼音版原文全文
wǎnchénxuānjiàozhízhōng
sòng / liàoxíngzhī

huíyànfēngqiányǐnlúnpíngshēngmóudàomóushēn

shīshūmǎnkōngmíngshìshuāiniánhòurén

làiyǒujiāérchuánnénglìngqiánshàngzhēnmín

jiāoyóubànshìjīnlíngluòrěnwàngmíngjīnglèixīn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廖行之为悼念友人陈宣教直中所作,表达了对陈氏一生致力于学问而忽视个人仕途的敬仰,以及对其晚年学术成就和品性的赞扬。首句“回雁峰前忆隐沦”以回雁峰的意象,寓言陈宣教的隐逸生活;“平生谋道不谋身”直接赞美他一生追求真理而不求世俗功名。接下来的诗句“诗书满腹空名世,科第衰年独后人”描述了陈宣教虽然科举未显,但凭借丰富的学识在世间留下了清誉。

“赖有佳儿传素业,能令潜德上贞珉”则转而称赞陈家后人能继承其优良的学业和美德,使其高尚品德得以流传。尾联“交游半世今零落,忍望铭旌泪墨新”表达了诗人对陈宣教朋友圈子凋零的感慨,以及面对好友离世,自己只能以泪水和追忆为其写下新的篇章。

整首诗情感深沉,既是对故人的怀念,也是对学问与道德的推崇,体现了宋代理学士人的风范。

作者介绍

廖行之
朝代:宋   字:天民   号:省斋   籍贯:南宋衡州(今湖南省衡阳市)   生辰:1137~1189

廖行之(1137~1189) ,字天民,号省斋,南宋衡州(今湖南省衡阳市)人。孝宗淳熙十一年(1184)进士,调岳州巴陵尉。未数月,以母老归养。告满,改授潭州宁乡主簿,未赴而卒,时淳熙十六年。品行端正,留心经济之学。遗著由其子谦编为《省斋文集》十卷,已佚。
猜你喜欢

正修书记录成来呈

笑汝经年执管随,长言短句益支离。

丰干到死还饶舌,觉范投荒亦赋诗。

秋老野鸿书远碧,夜深山鬼哭空池。

如何录取声前话,风静高林月落时。

(0)

步沧兄见寄韵二首·其一

知罪从他尔独亲,怜予万里一孤身。

平生本自无相识,世上于今有几人。

清泪屡凭沙塞雁,衲衣犹寄玉门春。

惊闻杖屦南中去,风雨萧萧入梦频。

(0)

梅溪雪中相访

惊骑瘦卫入山来,为问山僧户始开。

万里往还君自得,十年先后事空哀。

囊馀前代书三纸,话到深更水半杯。

两度鹡鸰原上泪,一时和雪洒山隈。

(0)

苗鍊师雪中入山相访

煮穷塞石难充腹,几受刀圭不驻颜。

开到黄花辞绛阙,携将白发问青山。

渔舟尚可通源水,鹤羽何曾下世间。

最苦十洲多少事,寻閒一宿急须还。

(0)

得浴予叔书

年过八十兵戈后,一纸蝇头手自书。

云外阿玄犹未死,眼前小隐已无馀。

青衫裹骨归荒冢,黄口依人失故庐。

郭外遗田祠内主,几回洒血染残裾。

(0)

哭左吏部大来八首·其一

寻诗问道几绸缪,八载交情一夕休。

拚取须眉埋大壑,肯将肝膈付东流。

生前不异黄泉路,死去安同白玉楼。

欲拟大招何处好,归来依旧是穷愁。

(0)
诗词分类
竹子 客愁 写山 写鸟 亲情 音乐 宫怨 贬谪 相思 惜春 惜时 宴会 桃花 愤世嫉俗 怀才不遇 长江 松树 写风
诗人
易祓 李贤 李文田 侯方域 蓝鼎元 江为 郑畋 赵昀 梁潜 刘方平 李兆洛 冒襄 刘向 王渥 包节 吕思诚 张浚 冯溥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