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罪从他尔独亲,怜予万里一孤身。
平生本自无相识,世上于今有几人。
清泪屡凭沙塞雁,衲衣犹寄玉门春。
惊闻杖屦南中去,风雨萧萧入梦频。
知罪从他尔独亲,怜予万里一孤身。
平生本自无相识,世上于今有几人。
清泪屡凭沙塞雁,衲衣犹寄玉门春。
惊闻杖屦南中去,风雨萧萧入梦频。
这首诗是明代诗人释函可所作的《步沧兄见寄韵二首(其一)》。诗中表达了诗人孤独、寂寞的情感以及对友人的思念之情。
首句“知罪从他尔独亲”,诗人自省自己的过错,却依然选择独自亲近他人,流露出一种自我牺牲和对友情的珍视。接着“怜予万里一孤身”一句,诗人感叹自己如同漂泊在万里之外的孤独旅人,形象地描绘了内心的孤独与寂寞。
“平生本自无相识”表明诗人一生中未曾有过真正意义上的知己,增添了诗人的孤独感。“世上于今有几人”则表达了诗人对于当今社会人际关系的怀疑与失望,强调了孤独感的普遍性。
“清泪屡凭沙塞雁”运用拟人手法,通过想象沙塞中的大雁承载着诗人的泪水,进一步强化了孤独与思念的情绪。“衲衣犹寄玉门春”则以僧袍和玉门关春景为喻,表达了诗人虽身处异乡,但内心仍怀有一份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追求。
最后,“惊闻杖屦南中去,风雨萧萧入梦频”两句,诗人得知友人即将前往南方,内心既感到惊喜又充满不舍,梦境中频繁出现风雨交加的画面,既象征着离别的伤感,也暗示了对未来不确定性的担忧。
整首诗情感真挚,语言凝练,通过细腻的描写展现了诗人独特的内心世界和对友情的深刻理解。
昔在吴子国,对君启心怀。
朝游太湖水,暮宿姑胥台。
狂吟各写志,醉倒黄金罍。
张衡赋四愁,王粲兴七哀。
同心而同调,一啸卑九垓。
翩翩海鹤举,飒飒天风来。
烟波忽相失,各在天一涯。
君为九霄翰,我似穷途埃。
音书阻岁年,泬㵳陇间梅。
亦有芳菲草,念子思悠哉。
迟暮不我顾,零落同蒿莱。
爰作斯室,习卜之吉。基之构之,以燕以翼。
君子于居,以食以息。彼后也贤思,弗坠于绩。
爰作斯堂,抡木之良。
曰梓曰楠,曰百其章,斯工斯臧。
君子于居,咏笑且扬。彼后也昌思,有缉于光。
爰作斯门,于河之坟。有焕其文,有岸其枨。
车也斯屯,马也斯奔。君子之德之存,彼后也蕃。
于公之子,于公之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