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读仲锡举祀宋尚书奏议诗以志之》
《读仲锡举祀宋尚书奏议诗以志之》全文
明 / 夏良胜   形式: 七言律诗

一道官河负国储,百年疏凿失前驱。

猬螗故纸墨犹湿,华衮人言扫不除。

建议更非王主事,食功那得宋尚书。

从今人胜天才定,两跃芳声半简馀。

(0)
鉴赏

这首诗由明代诗人夏良胜所作,名为《读仲锡举祀宋尚书奏议诗以志之》。诗中表达了对宋尚书奏议的赞赏与缅怀之情,同时也流露出对历史人物与政治决策的深刻思考。

首句“一道官河负国储”,描绘了官河承担着国家储粮运输的重要职责,却因年久失修而显得衰败,暗含对历史变迁与国家治理的感慨。接下来,“百年疏凿失前驱”进一步强调了时间的流逝和治理的缺失,使得原本应发挥重要作用的官河失去了最初的效能。

“猬螗故纸墨犹湿,华衮人言扫不除”两句,通过比喻的手法,将历史文献比作“猬螗”(一种昆虫)的旧纸,虽经岁月侵蚀,但其中蕴含的知识与智慧依然鲜活,如同“墨犹湿”。同时,也借“华衮”(古代高级官员的礼服)被“人言”(舆论)扫除,表达了对历史评价与个人名誉之间复杂关系的思考。

“建议更非王主事,食功那得宋尚书”则直接点明了对宋尚书的赞誉,认为其提出的建议并非出自一般的官员,而是具有深远影响的杰出贡献者。这里巧妙地将“食功”(享受功劳)与“宋尚书”联系起来,既是对宋尚书个人成就的肯定,也是对历史上那些真正为国家做出巨大贡献者的致敬。

最后,“从今人胜天才定,两跃芳声半简馀”表达了对未来人才的期待与信心,认为在历史的长河中,真正能够留下芳名的,是那些超越时代、勇于创新的人才。这不仅是对宋尚书的纪念,也是对后世人才的一种激励与期许。

整首诗通过对历史人物与事件的回顾与反思,展现了诗人深邃的历史观和对人才价值的独到见解,语言凝练,情感丰富,富有哲理意味。

作者介绍

夏良胜
朝代:明

(1480—1538)明江西南城人,字于中。正德三年进士。授刑部主事,调吏部,进考功员外郎,以谏南巡,被杖除名。嘉靖初复职。以争“大礼”,阻张璁等超擢,遭忌恨。迁南京太常少卿。被仇者所讦,谪戍辽东。有《东洲初稿》、《中庸衍义》、《铨司存稿》。
猜你喜欢

和苏内翰赵伯坚大卿清池诗

清池有华光,深夜闇不发。

繁星虽灿灿,含光待明月。

荧荧孤萤飞,来助明月辉。

明月出东屋,萤向故林归。

(0)

瓶梅

春在胆瓶閒,朝看复暮看。

小屏遮护著,不怕玉肌寒。

(0)

墙头杏花

红杏西邻树,过墙无数花。

相烦问春色,端的属谁家。

(0)

逍遥咏·其八

真境堪依仗,周迁四叙移。

人忙闲圣迹,心达罢狐疑。

俊造皆流品,逢能即是师。

二从寒暑变,龙浴凤皇池。

(0)

逍遥咏·其八

逍遥我命在玄穹,鹤宿霞栖景致中。

自得安宁兼养道,更将利益屏群雄。

渊深引古知今用,劈斫区分尽可通。

和畅五音从豁达,乾坤之内霭溟濛。

(0)

水调歌头·其一己未中秋无月

今岁月和桂,不肯作中秋。

一年惟此佳节,底事白教休。

我已侵寻七秩,况复轮囷万感,合恨更分愁。

先自无聊赖,雨意得能稠。天柱峰,知何处,老难游。

痴云如妒,不知弦管可吹不。

安得风姨扫荡,推出团圆月姊,便遣桂香浮。

世事十常九,不使展眉头。

(0)
诗词分类
泰山 闺怨 羁旅 奉和 赞颂 应制 离愁 伤春 忆昔 闺思 黄河 访友 劝勉 喜悦 竹子 客愁 写山 写鸟
诗人
陈继儒 张英 鲜于枢 张岱 元绛 李华 孙逖 万寿祺 高鼎 严维 陈羽 蒋廷锡 虞世南 叶绍翁 王粲 郭嵩焘 贯云石 邢昉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