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杂诗三首·其一》
《杂诗三首·其一》全文
魏晋 / 张华   形式: 古风  押[蒸]韵

晷度随天运,四时互相承。

东壁正昏中,涸阴寒节升。

繁霜降当夕,悲风中夜兴。

朱火青无光,兰膏坐自凝。

重衾无暖气,挟纩如怀冰。

伏枕终遥昔,寤言莫予应。

永思虑崇替,慨然独拊膺。

(0)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深秋时节的凄凉景象,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季节更替带来的寒冷与孤独感。诗人以“晷度随天运,四时互相承”开篇,点明了时间的流转和四季的交替,暗示着自然界的规律不可违逆。接下来,“东壁正昏中,涸阴寒节升”,描述了夜晚的降临,以及随之而来的寒冷气息,暗喻着生命的衰落。

“繁霜降当夕,悲风中夜兴”进一步渲染了环境的肃杀,霜降与悲风交织,营造出一种凄清的氛围。接着,“朱火青无光,兰膏坐自凝”,通过对比火焰的熄灭与油脂的凝固,形象地表达了内心的冷寂与绝望。“重衾无暖气,挟纩如怀冰”,更是将这种感觉推向极致,无论是厚重的被褥也无法带来温暖,仿佛怀抱的是冰冷的冰雪,生动地刻画出主人公内心的孤寂与寒冷。

“伏枕终遥昔,寤言莫予应”,写出了主人公在病榻上的无助与孤独,即使想倾诉也无人回应,凸显了内心的空虚与寂寞。“永思虑崇替,慨然独拊膺”,最后两句表达了对时光流逝、世事变迁的感慨,以及面对孤独与痛苦时的无奈与哀叹,情感深沉,引人共鸣。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象的描绘,巧妙地融入了个人的情感体验,展现出魏晋时期文人对于生命、时间、孤独的深刻思考。

作者介绍
张华

张华
朝代:魏晋   字:茂先   籍贯:范阳方城(今河北固安)   生辰:232年-300年

张华(232年-300年),字茂先。范阳方城(今河北固安)人。西晋时期政治家、文学家、藏书家,西汉留侯张良的十六世孙、唐朝名相张九龄的十四世祖。张华年轻时便多才多艺,受到时人赞赏。在曹魏时历任太常博士、河南尹丞、佐著作郎、中书郎等职,西晋建立后,拜黄门侍郎,封关内侯。他学识渊博、工于书法、记忆力极强,被比作子产。后拜中书令,加散骑常侍,与杜预坚决支持建晋武帝司马炎伐吴,战时任度支尚书。
猜你喜欢

谒凤山公生祠二首·其一

沙雾当年收乱略,乾坤此地著公祠。

寒城诵德流风近,秋路驱尘驻马迟。

草际砰含河洛润,天中目送凤凰仪。

崇楣未展遗思剧,揽辔高云愧独知。

(0)

新复燕居庙成敬和忠宪先师废院诗·其三

燕居不日拟灵台,惟有依庸尚未恢。

千古同心应不少,但能继往自开来。

(0)

吁嗟

吁嗟此日不再得,今古几人持道脉。

先贤讲学旧东林,明府得朋新丽泽。

四子言如万斛珠,二泉说与千金易。

绛帐清风拂子衿,黄堂化雨润丘陌。

一旦归舆赋随初,吾道虽南马首北。

仲尼归鲁是何年,泗水泉林并增色。

田间遗老顿无主,使我攀车泪沾臆。

草深一丈讲堂前,吁嗟此日不再得。

(0)

寄畅园二十咏·其六清川华薄

映水列轩窗,林峦森在瞩。

塘坳聚落花,溪流出茅屋。

(0)

与缉熙同访莫云楼

朝看日影漾波纹,卓午风和日又曛。

遥指吟篷烟水上,两三人醉一楼云。

(0)

梦视先公

一绝趋庭二十年,年年春到倍凄然。

光阴有限恩何极,报答无由岁屡迁。

梦里音容浑似昔,人间故旧不如前。

觉来犹记承欢处,涕泪交流落枕边。

(0)
诗词分类
怀古 咏史怀古 杨柳 登高 悼亡 叙事 除夕 怀远 托物言志 七夕节 乐观 地点 抒情 赠答 写雪 西湖 写水 生活
诗人
李根源 张其锽 李四光 陈布雷 任援道 陶博吾 顾学颉 陈迩冬 吴梅 仇亮 王冷斋 陈衡恪 邱清泉 陈柱 姜忠奎 吕志伊 田桐 谭泽闿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