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过八十兵戈后,一纸蝇头手自书。
云外阿玄犹未死,眼前小隐已无馀。
青衫裹骨归荒冢,黄口依人失故庐。
郭外遗田祠内主,几回洒血染残裾。
年过八十兵戈后,一纸蝇头手自书。
云外阿玄犹未死,眼前小隐已无馀。
青衫裹骨归荒冢,黄口依人失故庐。
郭外遗田祠内主,几回洒血染残裾。
此诗《得浴予叔书》是明代僧人释函可所作,通过描绘一位历经战乱的老者晚年境遇,展现了岁月沧桑与人生无常的主题。
首句“年过八十兵戈后”,开篇即点出主人公历经战乱,年岁已高,饱经风霜。接着“一纸蝇头手自书”描绘了老者亲自书写简短文字的情景,字迹细小如蝇头,透露出其年迈之态和对文字的珍视。
“云外阿玄犹未死,眼前小隐已无馀。”这两句对比强烈,一方面表达了远方亲人尚存的希望,另一方面则暗示了身边亲近之人已逝去,凸显了生命的脆弱与无常。
“青衫裹骨归荒冢,黄口依人失故庐。”青衫象征着往日的身份与荣光,如今却只能包裹着枯骨,归于荒冢,而“黄口依人”则描绘了幼小的生命在失去庇护后的无助,两相对比,更显出人生的悲凉与无奈。
“郭外遗田祠内主,几回洒血染残裾。”最后两句进一步深化主题,郭外的田地虽已荒芜,但祠内的主神依然受到祭拜,暗喻生命虽逝,但精神与记忆永存。而“几回洒血染残裾”则以鲜血染衣的细节,形象地表现了诗人对生命消逝的哀痛与不舍。
整首诗通过对老者晚年生活的细腻描绘,以及对生命、时间、记忆的深刻思考,展现了诗人对人生无常的感慨与对逝去亲人的怀念之情。
二月发官道,江水深且幽。
问言欲何往,述职朝帝州。
东风生蘋末,时雨忽已收。
古驿出高岸,嘉树临芳洲。
张君平生友,隽雅孰与俦。
推篷时适我,握手仍相留。
谈笑杂谐谑,气味欣且投。
感兹会晤意,孰云离别愁。
君才岂凡近,力学追前脩。
沉渊匿神物,伏枥淹骅骝。
青云谅非远,白首宁足忧。
而我迂鄙质,与世恒仇尤。
东台偶承乏,窃禄良可羞。
遥遥川路长,去去移轻舟。
斜日照孤渡,苍烟飞白鸥。
明日淮阴酒,拟换囊中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