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咏古·其十五》
《咏古·其十五》全文
明 / 屈大均   形式: 古风  押[阳]韵

鲁儒抱积怨,发愤于陈王。

艰难负礼器,卒与涉俱亡。

匹夫苟建义,瓦合亦非尝。

礼乐所凭依,缙绅为之倡。

涉亦圣人徒,能知孔鲋良。

先置博士官,以甲为纪纲。

用人先诸儒,文学已有光。

惜哉昧行兵,破灭成苍黄。

(0)
鉴赏

此诗《咏古(其十五)》由明代末年至清代初期的诗人屈大均创作。诗中描绘了历史人物陈王和鲁儒的故事,以及他们对礼乐和儒家思想的坚守与实践。

首句“鲁儒抱积怨,发愤于陈王”,点明了主角之一鲁儒因不满而对陈王表达愤慨。接着,“艰难负礼器,卒与涉俱亡”描述了鲁儒在困境中仍坚持携带象征礼仪的物品,最终与陈王一同走向灭亡的命运。这反映了坚守原则与理想在现实中的艰难与牺牲。

“匹夫苟建义,瓦合亦非尝”表明即使是普通人,如果建立正义,也能团结众人。这里强调了个人信念的力量,即使力量微小,也能汇聚成强大的集体意志。

“礼乐所凭依,缙绅为之倡”指出礼乐是社会秩序的基础,缙绅(即士大夫阶层)应倡导并维护这些传统。这反映了儒家文化对于社会和谐与道德规范的重要性。

“涉亦圣人徒,能知孔鲋良”提到陈王也是孔子门徒,能够理解孔子的教诲。这表明尽管陈王最终失败,但他的行为依然体现了对儒家智慧的尊重与追求。

“先置博士官,以甲为纪纲”说明陈王在政权建立之初就重视教育,设立博士官作为知识与学术的领导,以甲(可能指某种制度或标准)作为治理国家的准则。

“用人先诸儒,文学已有光”强调了陈王在选拔人才时优先考虑儒学学者,这使得文学与学术领域得到了发展与繁荣。

最后,“惜哉昧行兵,破灭成苍黄”表达了对陈王因采取军事行动而导致失败的惋惜之情。整个诗句通过历史人物的故事,探讨了理想与现实、个人信念与社会变迁之间的复杂关系,展现了屈大均对历史深刻的理解与反思。

作者介绍
屈大均

屈大均
朝代:明   字:翁山、介子   号:莱圃   籍贯:广东番禺   生辰:1630—1696

屈大均(1630—1696),初名邵龙,又名邵隆,号非池,字骚余,又字翁山、介子,号菜圃,汉族,广东番禺人。明末清初著名学者、诗人,与陈恭尹、梁佩兰并称“岭南三大家”,有“广东徐霞客”的美称。曾与魏耕等进行反清活动。后避祸为僧,中年仍改儒服。诗有李白、屈原的遗风,著作多毁于雍正、乾隆两朝,后人辑有《翁山诗外》、《翁山文外》、《翁山易外》、《广东新语》及《四朝成仁录》,合称“屈沱五书”。
猜你喜欢

寄张仲符时得乌石冈地二首·其二

寸田尺地可长久,此诀刘郎却未传。

他日驭风蓬岛去,谩留陈迹在山巅。

(0)

次李司直韵二首·其一

老来方欲卧林泉,一蹑红尘只自怜。

已与山灵有成说,秋风归骑急加鞭。

(0)

次余仲庸松风阁韵十九首·其十一

颜杨翰墨今谁解,陶谢篇章古所无。

安得金丹换凡骨,白头深恐愧吾夫。

(0)

早作四首·其四

炉香清晓坐书帷,竹拥藤床日到迟。

自赋短章还自笑,不知颜闵有何诗。

(0)

予从元德弟借到西廊书斋朝夕其间今二年矣戏题作病僧寮且赋三绝·其二

华发苍颜一病僧,向来文史颇关情。

只缘世网无由脱,遂学枯禅度此生。

(0)

林正甫寺簿举似所和判院徐同年咏所居诗且俾同赋

二妙诗情仆命骚,戏驱万象入甄陶。

三休亭上频回首,八节滩中稳著篙。

巢幕祇应怜乳燕,戴山谁复笑灵鳌。

也知廊庙须公等,宁羡华堂数仞高。

(0)
诗词分类
爱国 哲理 送别 端午节 思念 友情 月亮 重阳节 人生 寒食节 悼念 赞美 中秋节 田园 山水 思乡 夏天
诗人
闻一多 徐特立 陈逸云 贾景德 司马迁 王昭君 扬雄 晁错 班昭 刘恒 刘秀 甄氏 祢衡 刘启 邹阳 班彪 路温舒 戴圣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