笑汝经年执管随,长言短句益支离。
丰干到死还饶舌,觉范投荒亦赋诗。
秋老野鸿书远碧,夜深山鬼哭空池。
如何录取声前话,风静高林月落时。
笑汝经年执管随,长言短句益支离。
丰干到死还饶舌,觉范投荒亦赋诗。
秋老野鸿书远碧,夜深山鬼哭空池。
如何录取声前话,风静高林月落时。
这首诗以讽刺与自省为基调,通过对比与象征手法,展现了诗人对于文字与言语的深刻思考。首联“笑汝经年执管随,长言短句益支离”开篇即以一种戏谑的口吻,对长时间依赖笔墨表达的写作方式提出了质疑,认为这种做法可能导致文字的冗杂与无意义。接着,“丰干到死还饶舌,觉范投荒亦赋诗”两句运用了典故,丰干和觉范均为佛教中的人物,此处借以讽刺那些即使到了生命尽头仍不停言说的人,以及在偏远之地仍然创作诗歌的行为,暗示了言语的无尽与徒劳。
“秋老野鸿书远碧,夜深山鬼哭空池”描绘了一幅凄凉而幽远的画面,秋日的天空中孤鸿远飞,留下一片深邃的碧蓝;夜晚的山林中,山鬼悲泣,回荡在空寂的水池之上。这两句不仅渲染了诗境的哀愁氛围,也暗喻了诗人对于人生苦短、世事无常的感慨。
尾联“如何录取声前话,风静高林月落时”则提出了一个深思的问题:在风平浪静、月色如洗的时刻,如何评判那些曾经说过的话?这不仅是对言语价值的反思,也是对时间流逝、记忆消逝的无奈与感慨。整首诗通过对比、象征与提问,展现了诗人对于文字、言语与时间关系的深刻洞察与思考。
有擎天一柱,殿角西头,手扶宗祏。
万里鱼凫,倚金城山立。
亭障惊沙,毡裘卷地,倏度黄龙碛。
玉帐从容,招摇才指,顿清边色。
见说中天,翠华南渡,一捷金平,胆寒西贼。
帝锡公侯,更高逾前绩。
箕尾辉腾,昴街芒敛,看清平天日。
周衮归来,凤池麟阁,双鬓犹黑。
形胜风流,乐事良辰,一时四并。
正榆更新火,觞浮曲水,那堪上巳,又是清明。
赤壁功名,东坡文字,俯仰人间无古今。
诗书帅,对烽烟静昼,俎豆添春。水边天气催人。
便须认杨花雪样生。
慨英风满席,思旌绵上,清谈束阁,肯记兰亭。
安得长绳,高悬碧落,系住画檐红日阴。
柔桑外,听鸣鸠唤雨,全胜流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