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苏伯脩右司滋溪书堂》
《苏伯脩右司滋溪书堂》全文
元 / 宋褧   形式: 古风

滋溪溪水清如玉,堂中藏书高似屋。

缃缥装潢芸叶馥,远过李侯三万轴。

上世遗安重教督,有美令孙克佩服。

移书庋几置书腹,用之经济且启沃。

尊经缵史雅志笃,屈宋衙官骚则仆。

堂前山水秀且绿,堂中之书兹不辱。

愧我四十鬓欲秃,文学事功俱鹿鹿。

悲欢枯落悔不足,欲登君堂借书读。

(0)
鉴赏

这首元代诗人宋褧的《苏伯脩右司滋溪书堂》描绘了一座藏书丰富的书堂,以生动的笔触展现了其主人对学问的热爱和对教育的重视。诗的开头两句“滋溪溪水清如玉,堂中藏书高似屋”,形象地刻画了书堂环境的清幽与书籍的丰富,宛如一幅静谧而博学的画面。

“缃缥装潢芸叶馥”一句,通过描述书籍的装帧精美和书香四溢,进一步突显了主人对书籍的珍视和对知识的追求。“远过李侯三万轴”则以夸张的手法,强调了书堂藏书之丰,超过古代名臣李侯的收藏。

诗中提到的“上世遗安重教督”和“有美令孙克佩服”,表达了对前人重视教育和良好家风的敬仰,以及对后辈子孙能继承并发扬这种精神的期望。“移书庋几置书腹,用之经济且启沃”则揭示了书堂不仅是知识的宝库,更是培养人才、推动社会进步的重要场所。

接下来,诗人以“尊经缵史雅志笃”赞美主人的高尚志向,将自己比作屈原和宋玉这样的文学巨匠,暗示自己对文学的热爱和追求。最后,诗人感叹自己的年华已逝,学问未成,表达出对读书的渴望和对书堂的向往。

整首诗语言流畅,情感真挚,通过对书堂的描绘,既赞美了主人的学问与品格,也流露出诗人自身的感慨和对知识的向往,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

作者介绍
宋褧

宋褧
朝代:元   字:显夫   籍贯:大都宛平(今属北京市)   生辰:1294-1346

宋褧(1294-1346), 字显夫,大都宛平(今属北京市)人。泰定元年(1324)进士,授秘书监校书即,改翰林编修。后至元三年(1337)累官监察御史,出佥山南宪,改西台都事,入为翰林待制,迁国子司业,擢翰林直学士,兼经筵讲官。卒赠范阳郡侯,谥文清。著有《燕石集》。延佑中,挟其所作诗歌,从其兄本(字诚夫)入京师,受到元明善、张养浩、蔡文渊、王士熙方等学者的慰荐。至治元年(1321),兄诚夫登进士第一,后三年(1324)显夫亦擢第,出于曹元用、虞集、孛术鲁翀之门,时士论荣之。
猜你喜欢

题弘济寺不出院僧

楚鞋应此世,祇绕砌苔休。

色相栽花视,身心坐石修。

声寒通节院,城黑见烽楼。

欲取闲云并,闲云有去留。

(0)

经刘校书墓

远冢松回曲渚风,一官闻是校书终。

霜情月思今何在,零落人间策子中。

(0)

登戏马台作

君不见宋公仗钺诛燕后,英雄踊跃争趋走。

小会衣冠吕梁壑,大徵甲卒碻磝口。

天门神武树元勋,九日茱萸飨六军。

泛泛楼船游极浦,摇摇歌吹动浮云。

居人满目市朝变,霸业犹存齐楚甸。

泗水南流桐柏川,沂山北走琅琊县。

沧海沈沈晨雾开,彭城烈烈秋风来。

少年自古未得意,日暮萧条登古台。

(0)

秦中岁晏马舍人宅宴集

冬暮久无乐,西行至长安。

故人处东第,清夜多新欢。

广庭竹阴静,华池月色寒。

知音尽词客,方见交情难。

(0)

新野道中

野堂如雪草如茵,光武城边一水滨。

越客归遥春有雨,杜鹃啼苦夜无人。

东堂岁去衔杯懒,南浦期来落泪频。

莫道还家不惆怅,苏秦羁旅长卿贫。

(0)

旅怀

萧飒闻风叶,惊时不自堪。

宦名中夜切,人事长年谙。

古画僧留与,新知客遇谈。

乡心随去雁,一一到江南。

(0)
诗词分类
闲适 牡丹 节日 写人 挽诗 惆怅 写雨 题诗 写景 游玩 饮酒 荷花 怀古 咏史怀古 杨柳 登高 悼亡 叙事
诗人
毕仲游 张嗣纲 释元肇 孙绪 洪刍 陈霆 郑文康 郭翼 郭奎 卫宗武 夏良胜 俞士彪 廖大圭 吴景奎 周行己 周伯琦 陈洵 释广闻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