楚鞋应此世,祇绕砌苔休。
色相栽花视,身心坐石修。
声寒通节院,城黑见烽楼。
欲取闲云并,闲云有去留。
楚鞋应此世,祇绕砌苔休。
色相栽花视,身心坐石修。
声寒通节院,城黑见烽楼。
欲取闲云并,闲云有去留。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隐居的僧人在弘济寺内的心境和生活状态。开篇"楚鞋应此世,祇绕砌苔休"表明僧人的脚步仅限于寺院之内,与世俗隔绝,只是在墙角的青苔间徘徊。接着"色相栽花视,身心坐石修"则展示了他观赏自然之美,同时在静坐中修炼身心,达到一种超然物外的境界。
"声寒通节院,城黑见烽楼"写出了僧人所感受到的环境氛围和听觉体验。寺院内的风声清冷,而远处则是城墙之上烽火台的轮廓,透露出一丝孤寂与警觉。
最后"欲取闲云并,闲云有去留"表达了僧人对于自由自在的闲云有所向往,但即便是那些不受拘束的云,也各有其去留之分。整首诗通过对比寺院内外的生活状态和自然景象,展现了僧人的心灵世界和对自由与超脱世俗的向往。
诗人喻凫以淡雅简洁的笔触勾勒出一个既自在又不失庄严的宗教场所,同时也表达了一种对于外界的观察与内心的沉思。
秦王登碣石,周后袭昆崙。
何必在遐远,方称万宇尊。
我皇顺时豫,星驾动轩辕。
雄戟交驰道,清笳度国门。
回舆长乐观,校猎上林园。
行漏移三象,连营总八屯。
旌摇鹦鹉谷,骑转凤皇原。
绝壁苍苔古,灵泉碧溜温。
参差开水殿,䆗窱敞岩轩。
丰邑模犹在,骊宫迹尚存。
烟松衔翠幄,雪径绕花源。
侍从推玄草,文章召虎贲。
深仁浃夷夏,洪造溢乾坤。
谬忝王枚列,多惭雨露恩。
洛阳佳丽本神仙,冰雪颜容桃李年。
心爱阮郎留不住,独将珠泪湿红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