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王登碣石,周后袭昆崙。
何必在遐远,方称万宇尊。
我皇顺时豫,星驾动轩辕。
雄戟交驰道,清笳度国门。
回舆长乐观,校猎上林园。
行漏移三象,连营总八屯。
旌摇鹦鹉谷,骑转凤皇原。
绝壁苍苔古,灵泉碧溜温。
参差开水殿,䆗窱敞岩轩。
丰邑模犹在,骊宫迹尚存。
烟松衔翠幄,雪径绕花源。
侍从推玄草,文章召虎贲。
深仁浃夷夏,洪造溢乾坤。
谬忝王枚列,多惭雨露恩。
秦王登碣石,周后袭昆崙。
何必在遐远,方称万宇尊。
我皇顺时豫,星驾动轩辕。
雄戟交驰道,清笳度国门。
回舆长乐观,校猎上林园。
行漏移三象,连营总八屯。
旌摇鹦鹉谷,骑转凤皇原。
绝壁苍苔古,灵泉碧溜温。
参差开水殿,䆗窱敞岩轩。
丰邑模犹在,骊宫迹尚存。
烟松衔翠幄,雪径绕花源。
侍从推玄草,文章召虎贲。
深仁浃夷夏,洪造溢乾坤。
谬忝王枚列,多惭雨露恩。
这首诗描绘了皇帝出行的盛况,展示了古代中国对君主权威的颂扬和敬畏。开篇即以秦王、周后为例,强调帝王不仅在遥远的地方就能显现其尊贵的品格,而是无处不在,无时不有。
接着诗人赞美自己的皇帝“顺时豫”,形容其如星辰般运行,雄壮威武。随后描述了皇帝出行时的场景:仪仗队伍威武庄严,清脆的乐声伴随着车驾穿过国门,宴游长乐观和狩猎上林园的盛况。
诗中还提到了“行漏移三象”,可能是指皇帝出巡时所带的仪仗队伍,以及军营布置的情况。接着又描绘了绝壁苍苔古旧,灵泉清澈温暖的自然景观,以及水殿岩轩等宫室建筑。
诗人随后提到“丰邑模犹在,骊宫迹尚存”,表明历史遗迹依然可见。最后几句则是对皇帝侍从和文章才能的赞美,以及对帝王深仁广大的恩泽的感激。
整首诗充满了对君主权威的歌颂和自然景观的描绘,体现了古代中国宫廷文学的一种风格。
山海两分歧,停舟偶此期。
别来何限意,相见却无词。
坐永神疑梦,愁多鬓欲丝。
趋名易迟晚,此去莫经时。
春风昨夜到榆关,故国烟花想已残。
少妇不知归不得,朝朝应上望夫山。
卢龙塞外草初肥,雁乳平芜晓不飞。
乡国近来音信断,至今犹自著寒衣。
八月霜飞柳半黄,蓬根吹断雁南翔。
陇头流水关山月,泣上龙堆望故乡。
朔风吹雪透刀瘢,饮马长城窟更寒。
半夜火来知有敌,一时齐保贺兰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