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浏阳闻变作》
《浏阳闻变作》全文
宋 / 朱虙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庚]韵

烽烟看四起,投袂自提兵。

哀角临风壮,愁云压阵横。

张拳呼杀贼,洒血向孤城。

耿耿丹心在,谁能计死生。

(0)
翻译
烽火四起,我毅然决定亲自出兵。
悲壮的号角在风中响起,愁云密布如同大军压境。
我握紧拳头,高呼着杀敌,鲜血洒向孤立的城池。
我坚定的心永不熄灭,生死置之度外。
注释
烽烟:战争的信号,此处指战事。
投袂:挥动衣袖,表示毅然决然。
提兵:率领军队。
哀角:悲凉的号角,表达悲壮气氛。
横:遍布,形容愁云密布。
张拳:握紧拳头,显示决心。
孤城:孤立无援的城市。
耿耿:忠诚坚定的样子。
谁能:有谁能。
计死生:计较生死。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场战争爆发时的紧急和悲壮场景,表现了诗人对国家危难的忧虑和对将士们英勇斗争的赞美。烽烟四起,表明战事紧急;投袂自提兵,则展示了将领迅速集结部队、准备迎敌的决心与行动。哀角临风壮,愁云压阵横,是对战争气氛的描写,哀角即悲壮的声音,愁云则是战场上的阴霾之云。

张拳呼杀贼,洒血向孤城,直接展现了战斗的惨烈和将士们的英勇牺牲。他们握紧拳头,高声呼喊着冲锋陷阵,洒下鲜血,为的是守护那座孤独的城堡。这份牺牲精神令人感慨。

最后两句“耿耿丹心在,谁能计死生”则流露出诗人对英雄将士们忠诚不渝、宁死不屈精神的赞美。他们的心中有着坚定不移的信念,即使面对死亡,也无人能够衡量其意义。

整首诗通过强烈的情感和紧张的节奏,传达了战争中的悲壮与英雄主义,以及诗人对于国之安危深切的忧虑。

作者介绍

朱虙
朝代:宋   生辰:?~一一三○

朱虙(?~一一三○),溧水(今属江苏)个。徽宗政和八年(一一一八)进士(《景定建康志》卷三二)。高宗建炎二年(一一二八)知潭州浏阳。四年,杜彦军叛陷城,战死。事见清光绪《溧水县志》卷九。
猜你喜欢

送范上人

上人虎丘住,日夕临剑池。

炯如摩尼珠,性照光陆离。

丛林岁腊长,故国霜露滋。

袈裟映初日,遍礼天人师。

自缘缔方外,因之劳远思。

(0)

荅客

窃禄非本性,适彼南山阿。

藜藿日不充,慷慨独商歌。

有客向我言,与世同其波。

商君震七国,季子倾三河。

区区守章句,白首成蹉跎。

念之为三叹,所乐良已多。

潜鱼骇钩饵,飞鸟愁网罗。

结驷非不荣,违己当如何。

(0)

题自作画并序

高馆良宵睡思迟,葛巾重著半醺时。

都将满抱林泉兴,付与闲窗墨半池。

(0)

巫山高

巫山高高十二峰,君王魂梦已成空。

上头多少闲云雨,尽在朝朝暮暮中。

(0)

憩山中古寺

行春过远村,鞍马憩山门。

画壁神仪古,镌厓佛像尊。

鼠翻残瓦坠,龙出小池浑。

亦欲询兴废,苔碑字半昏。

(0)

清明感怀二首·其一

十年宦学楚江滨,老景垂垂上此身。

插柳忽逢三月节,看花又过二分春。

青山风雨多新鬼,白发江湖少故人。

东忆墓田千阜下,可堪回首一沾巾。

(0)
诗词分类
写花 闲适 牡丹 节日 写人 挽诗 惆怅 写雨 题诗 写景 游玩 饮酒 荷花 怀古 咏史怀古 杨柳 登高 悼亡
诗人
潘希曾 庞嵩 释怀深 张穆 袁说友 谢肃 董纪 周岸登 杨爵 孙应时 林大钦 黄公辅 黄廷用 戴梓 华镇 杨荣 费墨娟 仇远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