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雨东南接漏天,客窗吹破碧纱烟。
十年世事关心曲,一片秋声到枕前。
花落不妨尊有酒,客来未觉坐无毡。
老予会觅苏端隐,藜杖春泥绿水边。
风雨东南接漏天,客窗吹破碧纱烟。
十年世事关心曲,一片秋声到枕前。
花落不妨尊有酒,客来未觉坐无毡。
老予会觅苏端隐,藜杖春泥绿水边。
这首元代诗人牛谅的《破窗风雨图》描绘了一幅风雨交加的夜晚景象。首句“风雨东南接漏天”以生动的笔触勾勒出风雨如注,仿佛连天接地的场景,暗示了诗人所处环境的凄清与不安。"客窗吹破碧纱烟"进一步刻画出窗外风雨打在窗户上的力度,连碧绿的窗纱都似乎被吹破,营造出一种冷寂而动荡的气氛。
次句“十年世事关心曲”表达了诗人对世事变迁的深深忧虑和感慨,十年时光里,人事沧桑,世态炎凉,都在这秋声中显得尤为沉重。"一片秋声到枕前",秋风秋雨的声音直达诗人床前,更添了几分孤独和无奈。
接下来两句“花落不妨尊有酒,客来未觉坐无毡”则展现出诗人即使在困顿之中,仍不失豪放洒脱。花落之时,他仍有酒相伴,朋友来访,虽无佳肴,却也无须为寒酸的招待而感到尴尬。这种豁达的人生态度,体现了诗人的坚韧和乐观。
最后,诗人以“老予会觅苏端隐,藜杖春泥绿水边”收尾,表达了自己渴望归隐的愿望。他想象自己手持藜杖,漫步在春水边的田野,寻求心灵的宁静,与世无争,流露出对田园生活的向往和对纷扰世事的超脱。
总的来说,这首诗通过风雨、秋声、花落等意象,展现了诗人的人生感慨和对隐逸生活的向往,语言质朴,情感深沉。
宿雾楼台湿。晓清初、花明柳润,燕飞莺集。
旧约重来歌舞地,留得艳香娇色。
又梦草、东风吹碧。
午困腾腾春欲醉,对文楸、玉子无心拾。
看蝶舞,傍花立。酒痕未醒愁先入。
记年时、翠楼寒浅,宝笙慵吸。
想驻马河桥分别,恨轻竹风帆烟笠。
早尘暗、华堂帘隙。
倚尽黄昏人独自,望江南回雁归云急。
凭付与,锦笺墨。
郎署新闻一进阶,汉家临遣重州台。
人持泽节龙形出,路建风旟隼翼开。
千顷江禾年有瑞,万盆吴茧俗丰财。
吟窗剩赏云峰翠,即是踰期报政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