灯宵渐近,更兵尘初息,韶华偏早。
太守风流张宴乐,不管江城寒峭。
发底蜂儿,钗头梅蕊,一一夸新巧。
笙歌鼎沸,万人争看标表。
应记革履雍容,天香满袖,侍宴游三岛。
圣主中兴思用旧,尊礼先朝元老。
烛赐金莲,柑传罗帕,行即趋严道。
深杯休诉,任教银漏催晓。
灯宵渐近,更兵尘初息,韶华偏早。
太守风流张宴乐,不管江城寒峭。
发底蜂儿,钗头梅蕊,一一夸新巧。
笙歌鼎沸,万人争看标表。
应记革履雍容,天香满袖,侍宴游三岛。
圣主中兴思用旧,尊礼先朝元老。
烛赐金莲,柑传罗帕,行即趋严道。
深杯休诉,任教银漏催晓。
这首诗描绘了一场宴会的热闹景象,诗人通过对灯光、音乐和服饰的细腻描写,展现了当时社会上层的奢华生活。诗中“太守风流张宴乐,不管江城寒峭”表明宴会的主持者是地方长官,他以豪华的宴席享乐,而不顾及外界的艰苦。这反映出当时统治阶级的奢侈与民众生活的矛盾。
“发底蜂儿,钗头梅蕊,一一夸新巧”中的“蜂儿”和“梅蕊”形象生动地描绘了女性装饰的精致细节,显示出诗人对细微之处的观察力。紧接着,“笙歌鼎沸,万人争看标表”则表现了宴会上的热烈气氛和人们对表演的热切关注。
“应记革履雍容,天香满袖,侍宴游三岛”中的“革履”、“雍容”和“天香满袖”等词汇,不仅描绘了宴会上的华丽场面,也透露出诗人对生活的享受态度。最后,“烛赐金莲,柑传罗帕,行即趋严道”及“深杯休诉,任教银漏催晓”则是对宴会结束后情景的描绘。
整首诗通过对细节的精心刻画,展示了盛世宴会的奢侈与繁华,同时也隐含着诗人对当时社会生活的某种感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