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念奴娇》
《念奴娇》全文
宋 / 沈端节   形式: 词  词牌: 念奴娇

灯宵渐近,更兵尘初息,韶华偏早。

太守风流张宴乐,不管江城寒峭。

发底蜂儿,钗头梅蕊,一一夸新巧。

笙歌鼎沸,万人争看标表。

应记革履雍容,天香满袖,侍宴游三岛。

圣主中兴思用旧,尊礼先朝元老。

烛赐金莲,柑传罗帕,行即趋严道。

深杯休诉,任教银漏催晓。

(0)
翻译
元宵节临近,战乱刚刚平息,春光却来得特别早。
太守风雅,举办宴会,不顾江城的寒冷。
发梢上的蜜蜂,发钗上的梅花,都争相展示新奇巧妙。
笙歌喧闹,万人围观,欣赏着各种表演。
应当记得,穿着革履的官员们仪态从容,衣香满袖,陪同宴游仙境。
皇上振兴国家,怀念旧臣,尊重前朝元老。
赏赐的蜡烛如同金色莲花,柑橘通过丝帕传递,他们即将前往皇宫深处。
不必多言,就让银漏的滴答声催促黎明的到来。
注释
灯宵:元宵节。
兵尘:战争尘埃。
韶华:美好的时光。
太守:地方长官。
江城:沿江的城市。
蜂儿:比喻忙碌的人。
钗头梅蕊:发钗上的梅花,象征春天。
笙歌鼎沸:音乐和歌声非常热闹。
革履:皮制的鞋子,表示官员身份。
侍宴:陪同参加宴会。
三岛:指仙境或虚构的地方。
圣主:皇帝。
银漏:古代计时器,用银制成。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场宴会的热闹景象,诗人通过对灯光、音乐和服饰的细腻描写,展现了当时社会上层的奢华生活。诗中“太守风流张宴乐,不管江城寒峭”表明宴会的主持者是地方长官,他以豪华的宴席享乐,而不顾及外界的艰苦。这反映出当时统治阶级的奢侈与民众生活的矛盾。

“发底蜂儿,钗头梅蕊,一一夸新巧”中的“蜂儿”和“梅蕊”形象生动地描绘了女性装饰的精致细节,显示出诗人对细微之处的观察力。紧接着,“笙歌鼎沸,万人争看标表”则表现了宴会上的热烈气氛和人们对表演的热切关注。

“应记革履雍容,天香满袖,侍宴游三岛”中的“革履”、“雍容”和“天香满袖”等词汇,不仅描绘了宴会上的华丽场面,也透露出诗人对生活的享受态度。最后,“烛赐金莲,柑传罗帕,行即趋严道”及“深杯休诉,任教银漏催晓”则是对宴会结束后情景的描绘。

整首诗通过对细节的精心刻画,展示了盛世宴会的奢侈与繁华,同时也隐含着诗人对当时社会生活的某种感慨。

作者介绍

沈端节
朝代:宋

[约公元一一六九年前后在世]字约之,吴兴人,寓居溧阳。生卒年均不详,约宋孝宗乾道中前后在世。尝为芜湖令,知衡州,提举江东茶盐。淳熙间,(公元一一八二年前后)官至朝散大夫。著有《克斋集》,已佚。又有《克斋词》一卷。《全宋词》收录其词45首。《文献通考》吐属温雅,颇具风姿。《钦定四库全书总目》卷一百九十八《克斋词》提要云:“其吐属婉约,颇具风致,固不以《花庵》、《草堂》诸选不见录减价矣。”
猜你喜欢

题沈启南问寝图·其一

莪蒿露结叶初乾,白首莱衣岁若干。

此日开图空掩泣,终天无复梦魂安。

(0)

赠别谢大行友可社丈擢南北部·其八

江空日落凤台寒,片片浮云好独看。

为语当年李供奉,登台不必望长安。

(0)

五月七日宝安诸君子招汎龙潭八日复汎篁村同观竞渡客有歌落日放船好轻风生浪迟之句者因以为韵人赋十章邓玄度六言首奏余亦步其韵以六言赓焉·其五

截流劈浪争雄,拍掌齐声道好。

彼岸终是同登,此日何须先到。

(0)

甲寅秋兴十首·其五

断桥埼岸树交加,傍水穿林一径斜。

暑意尚蒸溪阁雨,秋光先到野人家。

竹知风健曾辞箨,菊为寒轻不放花。

却喜庾郎饱鲑菜,穰穰何用祝污邪。

(0)

艳词十七首·其十六

醉后衣裳点泪红,远天云树湿濛濛。

玉人一去千馀里,回首欢娱似梦中。

(0)

初入罗浮山作·其二

弱龄慕遐举,久钦五岳游。

岂曰俟婚嫁,堂上日西流。

依然乡里人,夙志竟难酬。

睇望飞云岭,飞云何悠悠。

去此片时程,驾言理方舟。

愿附松萝枝,永与静者俦。

(0)
诗词分类
边塞 孤独 讽刺 豪放 咏物 写花 闲适 牡丹 节日 写人 挽诗 惆怅 写雨 题诗 写景 游玩 饮酒 荷花
诗人
邓廷桢 宋应星 岳飞 张泌 左思 毕沅 刘大櫆 陈继儒 张英 鲜于枢 张岱 元绛 李华 孙逖 万寿祺 高鼎 严维 陈羽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