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福应山》
《福应山》全文
宋 / 张景脩   形式: 七言律诗  押[萧]韵

南亭不减北邙高,美景因公见一朝。

已看溪山如在画,更传风雅似闻韶。

栽桃定有仙家住,种竹宁无隐者招。

秀气当为多士福,未应都放与渔樵。

(0)
拼音版原文全文
yìngshān
sòng / zhāngjǐngxiū

nántíngjiǎnběimánggāoměijǐngyīngōngjiàncháo

kànshānzàihuàgèngchuánfēngwénsháo

zāitáodìngyǒuxiānjiāzàizhǒngzhúníngyǐnzhězhāo

xiùdāngwèiduōshìwèiyìngdōufàngqiáo

翻译
南亭的景色并不逊色于北邙的高峻,美好的景致因您的到来而得以展现。
已经欣赏到山水如画卷般美丽,又仿佛听到优雅的韶乐声传来。
栽种桃树必定有仙人居住,种植竹林怎能没有隐士邀请。
这里的秀美灵气应当是众多才子的福地,不应都让给渔夫和樵夫们享受。
注释
南亭:指南方的亭子,可能是一个具体的地点。
北邙:古代洛阳北部的山陵,常用来象征远方或逝去的时光。
美景:美丽的景色。
公:这里指尊称,可能是对某人的敬称。
溪山:溪流和山峦。
画:比喻,形容山水如画。
韶:古代的一种音乐,象征高雅。
栽桃:种植桃树。
仙家:指神仙的居所,也寓指隐逸的生活。
种竹:种植竹子。
隐者:隐居的人,通常指有学问而不愿做官的人。
招:邀请。
秀气:清秀的气质或景色。
多士:众多有才华的人。
渔樵:捕鱼砍柴的人,泛指民间百姓。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处风光旖丽的自然景观,通过对比南亭与北邙的地势高低,开篇便显现了诗人对于美好景致的赞赏。"美景因公见一朝"表明这番美景是因为某位尊贵之人的到来而得以一睹芳容。这不仅是一种对主人的敬仰,也反映出古代文人常有的附庸风雅的情怀。

接着,诗人将眼前的溪山比作画中之景,不仅形象生动,而且通过"更传风雅似闻韶"一句,表达了对美好音乐的联想,使得景致与艺术在这里交融,增添了一层精神文化的意境。

下片则转向仙家隐逸的意象,"栽桃定有仙家住,种竹宁无隐者招"寓意深长,既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美景中可能隐藏着的神仙生活的幻想,也体现出文人对于超脱尘世、隐居山林的向往。

最后两句"秀气当为多士福,未应都放与渔樵"则是将这种美好的自然环境和文化氛围归结为对广大士人乃至普通百姓的一种福祉,同时也表达了诗人对于这种福祉不应该只限于特权阶层,而应当惠及所有人的愿望。

整首诗通过精致的景物描写和深邃的文化内涵,展现出诗人对自然之美、艺术之韵以及社会理想的高度追求。

作者介绍

张景脩
朝代:宋

张景脩,字敏叔,常州(今属江苏)人。英宗治平四年(一○六七)进士。神宗元丰末知饶州浮梁县(《石林诗话》卷中)。后两为宪漕,五典郡符,历仕神宗、哲宗、徽宗三朝,官终祠部郎中,年七十馀卒。有《张祠部集》,已佚。事见《中吴纪闻》卷三。今录诗二十七首。
猜你喜欢

三教

枉费工夫是学仙,圣门妙处与僧传。

百年合死千年赘,一物都无万物全。

(0)

和御制赏花钓鱼

仙跸传呼禁苑开,两班迎拜玉舆来。

花围帝座重张幄,鳞上天钩曲赐杯。

鸟散香丛声睍睆,人观灵沼乐徘徊。

君恩更锡回鸾藻,还许儒生给笔陪。

(0)

和公序库部观孔雀因呈东玉少卿

修尾峨冠蜀锦裁,飘流应自玉关来。

閒窥水鉴精神出,静刷金华羽翼开。

野思未饶鹇洒落,羁栖聊与雁低回。

不因久在司空馆,平日谁怜五客才。

(0)

送诗僧惠师

萧然林下人,病骨霜松槁。

若为诗家流,力压古人倒。

琢句如琢玉,得之若得宝。

有时到极挚,直可补元造。

平生乐此乐,白头不知老。

数年吴楚游,咏遍泉石好。

却怀钟山隐,乡思满春草。

橐中何以归,篇篇有留藁。

(0)

虎溪

紫霄道士贪云鹤,五柳先生泥酒杯。

不为清风与明月,道人何事过溪来。

(0)

梅花·其三

行人立马闯烟梢,为底寒香尚寂寥。

是则孤根未回暖,已应春意到溪桥。

(0)
诗词分类
怀古 咏史怀古 杨柳 登高 悼亡 叙事 除夕 怀远 托物言志 七夕节 乐观 地点 抒情 赠答 写雪 西湖 写水 生活
诗人
方琬 李文藻 莲花妓 陈大受 许孟容 刘光谦 洪兴祖 彭泰翁 钟谟 洪子舆 徐商 甄后 吴隐之 李勋 左芬 程邃 乙支文德 洪天锡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