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送诗僧惠师》
《送诗僧惠师》全文
宋 / 陈舜俞   形式: 古风  押[皓]韵

萧然林下人,病骨霜松槁。

若为诗家流,力压古人倒。

琢句如琢玉,得之若得宝。

有时到极挚,直可补元造。

平生乐此乐,白头不知老。

数年吴楚游,咏遍泉石好。

却怀钟山隐,乡思满春草。

橐中何以归,篇篇有留藁。

(0)
拼音版原文全文
sòngshīsēnghuìshī
sòng / chénshùn

xiāoránlínxiàrénbìngshuāngsōnggǎo

ruòwèishījiāliúréndǎo

zhuózhuózhīruòbǎo

yǒushídàozhìzhíyuánzào

píngshēngbáitóuzhīlǎo

shùniánchǔyóuyǒngbiànquánshíhǎo

què怀huáizhōngshānyǐnxiāngmǎnchūncǎo

tuózhōngguīpiānpiānyǒuliúgǎo

翻译
一个在树林间清闲的人,身体瘦弱如同霜冻的松树枯枝。
他若能成为诗人的主流,力量足以使古人的诗篇都黯然失色。
他雕琢诗句如同雕琢美玉,得到佳句就像得到了无价之宝。
他的诗有时情感深沉,直接弥补了天地间的自然之美。
他一生以此为乐,直到白发苍苍也不觉岁月流逝。
他在吴楚之地游历多年,赞颂过无数山水的美好。
此刻他怀念钟山的隐居生活,心中满是对故乡的思念。
他的行囊中带不走什么,唯有篇篇诗作留下了深深的痕迹。
注释
萧然:形容清冷、寂寥。
病骨:形容身体瘦弱。
霜松槁:比喻瘦弱如霜冻的松树枯枝。
诗家流:诗坛主流。
古人倒:使古人黯然失色。
琢句:精心创作诗句。
琢玉:比喻精细雕刻。
元造:天地自然。
白头:指年纪大。
吴楚游:在吴楚地区游历。
乡思:对家乡的思念。
篇篇:每一篇诗作。
留藁:留下草稿或诗作。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林下高人,身患疾病但精神犹如霜后松柏般坚韧。他醉心于诗歌创作,技艺精湛,甚至能超越前贤。他的诗句如同精心雕琢的美玉,珍贵无比,情感深沉时,仿佛能弥补天地间的不足。诗人一生沉浸于这种乐趣中,即使白发苍苍也浑然忘我。他在吴楚之地游历多年,将山水之美尽收诗中。此刻,他怀念起钟山的隐逸生活,心中充满了对故乡的思念。行囊中的诗篇,每一篇都承载着他的深情与留念,仿佛是他的根和魂,是他归乡的寄托。整首诗赞美了诗人的才情与对诗歌的执着,以及他对故土的深深眷恋。

作者介绍

陈舜俞
朝代:宋

(?—1072)宋湖州乌程人,字令举,号白牛居士。仁宗庆历六年进士。嘉祐四年复举制科第一。官著作佐郎。神宗熙宁三年,以屯田员外郎知山阴县。反对“青苗法”,疏谓其法乃“别为一赋以敝海内,非王道之举”,责监南康军盐酒税。有《都官集》等。
猜你喜欢

春日作

雨过验庭树,始知春气还。

造化不相限,随意成斑斓。

蒙蒙一寸枝,新故伤其间。

四时递相见,花叶了不閒。

安能待头白,然后凋朱颜。

阳春久断绝,梦想见弓弯。

醉后发高唱,狂句请莫删。

不贵文字奇,贵使耳目顽。

从来贤智出,不与庸俗关。

性情通草木,羞辨魑魅奸。

周道满荆棘,歧路盈海寰。

举足何所蹈,归去天台山。

(0)

新月

偶向树中见,知从水际生。

叶翻寒不定,云去意无成。

乱石流泉影,空山落子声。

当年眉黛在,定见可怜情。

(0)

呈翁司理名方子擢婺邑

桃李春风山谷酒,河阳桃李更春风。

风流建水翁承赞,樽酒论文千载同。

(0)

次允杰五首·其二

斯人非与更谁俦,咸以无心感最优。

上下天光万顷碧,乾坤中处一虚舟。

相从相语何妨鹤,才有机心不下鸥。

平地人间无限阔,元龙何必卧危楼。

(0)

含笑花

献笑佳人绝可怜,姿姿靥辅巧承欢。

一枝不用千金买,雨洗风吹却粲然。

(0)

小重山

雨过风来午暑清。榴花红照眼,向人明。

一枝低映宝钗横。菖蒲酒,玉碗十分斟。

引满听新声。小轩帘半卷,远山青。

几人闲处见闲情。醒还醉,为趣妙难名。

(0)
诗词分类
端午节 思念 友情 月亮 重阳节 人生 寒食节 悼念 赞美 中秋节 田园 山水 思乡 夏天 爱情 元宵节 母亲
诗人
黄省曾 江源 黄佐 释今无 谢迁 王庭圭 曹义 梁鼎芬 符锡 李孙宸 张镃 陈琏 许及之 陈子升 徐贲 钟芳 张元凯 王彦泓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