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笑眉舒恨,微词脸晕潮。偷近楚宫腰。
今宵红蜡泪,不须飘。
浅笑眉舒恨,微词脸晕潮。偷近楚宫腰。
今宵红蜡泪,不须飘。
这首《南歌子四首(其二)》由清代诗人史承谦所作,通过细腻的笔触描绘了一位女子的微妙情感与动作。
“浅笑眉舒恨”,开篇便以“浅笑”描绘女子的微笑,但“眉舒恨”则透露出她内心的复杂情绪,微笑中带着一丝无奈和忧愁。这种矛盾的情感表达,让人不禁想要深入探寻背后的故事。
“微词脸晕潮”,进一步刻画了女子脸部的变化。在她说话时,脸颊泛起了红晕,这不仅仅是羞涩的表现,更可能包含了对某人的思念或是情感的波动。微词与脸晕潮的结合,生动地展现了女子内心情感的细腻变化。
“偷近楚宫腰”,这一句巧妙地运用了“楚宫”这一典故,暗示女子与某人之间的秘密关系。她悄悄靠近对方,似乎在进行着某种私密的交流或行动,这种行为充满了神秘感和期待。
“今宵红蜡泪,不须飘”,结尾处,诗人将情感推向高潮。在今夜,女子的眼泪如同红蜡般流淌,但“不须飘”则暗示着她希望这份情感能够得到理解与珍惜,而不是被轻易遗忘或忽视。这句话不仅表达了女子此刻的悲伤,也寄托了她对未来美好愿望的期待。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描绘,展现了女子复杂而微妙的情感世界,以及她与某人之间隐约可见的纠葛与期待。语言简洁而富有深意,情感真挚动人,是清代闺情诗中的佳作。
大业征辽发闾左,军兴书檄煎膏火。
此时也复有闲人,自引岩泉拾山果。
后六百岁吾来游,洞中正夏凄如秋。
乳石床平可坐卧,水作珠帘月作钩。
十年神游八极表,浮名坐觉秋豪小。
试问岑公迎我不,鹤飞忽下青松杪。
薏实炊明珠,苦笋馔白玉。
轮囷斸区芋,芳辛采山蔌。
山深少盐酪,淡薄至味足。
往往八十翁,登山逐奔鹿。
可怜城南社,零落依涧曲。
面馀作诗瘦,趋拜尚不俗。
病夫益倦游,颇愿老穷谷。
是家吾所慕,食菜如食肉。
时能唤邻里,小瓮酒新漉。
何必怀故乡,下箸厌雁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