路转溪仍合,沙平水屡侵。
放船思极浦,下马得高林。
却望烟霞色,微闻钟磬音。
虚堂白日静,于此见初心。
路转溪仍合,沙平水屡侵。
放船思极浦,下马得高林。
却望烟霞色,微闻钟磬音。
虚堂白日静,于此见初心。
这首明代诗人刘崧的《奉和崔州判仁卿山长克诚夏日同游开善寺》描绘了夏日游寺的宁静与感悟。首句“路转溪仍合,沙平水屡侵”展现了山路曲折,溪流相伴,沙地平坦,水势时而漫溢的自然景象,富有动态感。接着,“放船思极浦,下马得高林”写出了乘船远望远方,下马步入幽深林区的动作,流露出对清幽环境的向往。
“却望烟霞色,微闻钟磬音”两句通过视觉与听觉的结合,描绘出寺庙的宁静氛围,烟霞缭绕,钟声悠扬,让人感受到超脱尘世的禅意。最后,“虚堂白日静,于此见初心”表达了在这样的环境中,诗人得以回归内心,找回最初的纯净与本真。
整体来看,这首诗以游历开善寺的过程,寓情于景,表达了诗人对自然与禅修的深深感悟,以及对初心的追寻与坚守。
夙昔共周旋,生平欣依托。
冰雪濯肝肠,尘喧不能灼。
寥寥神味投,别久伤离索。
闻君自北来,未见意已作。
片帆驻江干,副兹千里约。
夜雨对深灯,清言纷如错。
茫茫百感生,欲语喉间格。
中有不能平,时托于谐谑。
举国坐漏舟,危楫焉所泊。
凭君济代人,余将安丘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