报岁常多野祭,迎年亦有巫歌。
击壤升平旧老,欣随社鼓婆娑。
报岁常多野祭,迎年亦有巫歌。
击壤升平旧老,欣随社鼓婆娑。
这首诗描绘了明代乡村生活的淳朴与和谐。诗人于慎行以细腻的笔触,展现了村民们在岁末时节进行野外祭祀,迎接新年的热闹场景。通过“击壤”这一细节,巧妙地融入了古代传说中的太平盛世景象,表现了老一辈村民对社会安定的满足与喜悦。同时,“社鼓婆娑”则生动描绘了村民们随着社鼓的节奏翩翩起舞的欢乐场面,体现了乡村生活的质朴与祥和。整首诗不仅展现了乡村生活的日常风貌,也蕴含了对和谐社会状态的向往与赞美。
老倒杨岐没脑门,行藏驵侩许谁论。
碧云深处问端的,他是他家九世孙。
出岭超方,九上三到。
一槌便成,未是性燥。
诵过水偈,闻色空义。
搅炒肝肠,睡不成睡。
棒头领旨,句下明宗。
夜半鳌山,如鹤抛笼。
象骨岩高,中有鳖鼻。
千五百人,中伤者几。
三毬并辊,大用全提。
石火莫及,电光罔追。
大地撮来,如粟米粒。
今昔行人,看之不出。
望州乌石,日炙风吹,万福曾郎,眼戴双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