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窗雾阁春风透。蝶绕蜂围花气漏。
恼人风味恰如梅,倚醉腰肢全是柳。
细传一曲情偏厚。淡扫两山缘底皱。
归时好月已沈空,只有真香犹满袖。
云窗雾阁春风透。蝶绕蜂围花气漏。
恼人风味恰如梅,倚醉腰肢全是柳。
细传一曲情偏厚。淡扫两山缘底皱。
归时好月已沈空,只有真香犹满袖。
这首诗描绘了一场春日宴会的温馨情景,通过云窗雾阁与春风透入,蝶飞蜂舞环绕花朵的生动画面,展现了一个充满生机与活力的美好时刻。诗中“恼人风味恰如梅”暗示了一种超脱世俗的高洁情怀,而“倚醉腰肢全是柳”则通过柳树的形象传达了一种柔和而不失韵味的情态。“细传一曲情偏厚”表明了诗人对音乐的深厚情感以及在宴会中细细体味的情致。接着“淡扫两山缘底皱”则描绘了宴会结束后自然景物留下的微妙痕迹。
最后两句“归时好月已沈空,只有真香犹满袖”,诗人在归去之际,虽然美好的月光已经不见,但依然留存的是那淡淡的花香,这里面的“真香”指的是花香,也象征着宴会中所体验到的真挚情谊与艺术享受,这些都是超越物质、深入心灵的美好。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色的细腻描绘,传递了一种超脱尘世、追求精神境界的意境,同时也表达了诗人对友情和艺术生活的热爱与珍视。
微雨黄昏,又娇云荡绮,淡月笼银。
倚襟初问姓,密坐始销魂。
相思曾记在阑春,费伊几多,罗巾泪痕。
刚挨到,荔子熟、玉颜才近。香烬,欢未尽。
为问斛珠,可有楼东分。
竹泪明江,蕙怀萋锦,无限人间酸恨。
待得东风采蘼芜,好持缣素从郎问。
须相怜,下山时、秀靥红晕。
粉絮轻吹,青梅始弄,闰春兼闰春阴。
水样轻寒,海红帘下谁禁。
桃花不似年时面,对东风、各自沈吟。
甚江南、燕子重来,黯了红衿。
袖中花叶珍珠字,望蓬山一角,青羽沈沈。
曾记相如,罗帏病过秋深。
当时已恨风情薄,算凄凉、未抵而今。
倩何人、为作秋鸿,寄与愁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