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雨黄昏,又娇云荡绮,淡月笼银。
倚襟初问姓,密坐始销魂。
相思曾记在阑春,费伊几多,罗巾泪痕。
刚挨到,荔子熟、玉颜才近。香烬,欢未尽。
为问斛珠,可有楼东分。
竹泪明江,蕙怀萋锦,无限人间酸恨。
待得东风采蘼芜,好持缣素从郎问。
须相怜,下山时、秀靥红晕。
微雨黄昏,又娇云荡绮,淡月笼银。
倚襟初问姓,密坐始销魂。
相思曾记在阑春,费伊几多,罗巾泪痕。
刚挨到,荔子熟、玉颜才近。香烬,欢未尽。
为问斛珠,可有楼东分。
竹泪明江,蕙怀萋锦,无限人间酸恨。
待得东风采蘼芜,好持缣素从郎问。
须相怜,下山时、秀靥红晕。
这首词描绘了一幅微雨黄昏的浪漫画面,轻柔的细雨与飘逸的云彩交织,月光如银,为夜晚增添了一份朦胧之美。主人公在这样的氛围中,与对方悄然相遇,初次询问姓名,两人亲密相对,情感瞬间升温,引发了深深的相思之情。回忆起春天的阑珊时光,他们之间的情感纠葛和分离之痛,让女子泪水涟涟,浸湿了罗巾。
词中提到的"荔子熟、玉颜才近",暗示着季节的转换和彼此关系的进展,而"香烬,欢未尽"则表达了短暂欢愉后的遗憾和期待。女子询问对方是否能分享她的思念,如同明珠般的泪珠,期待着对方的回应。接下来的"竹泪明江,蕙怀萋锦",借用了竹子和蕙草的意象,寄托了无尽的人世悲欢离合。
结尾处,女子期盼着春风能带来生机,她愿意带着自己的心意,向心上人表白,期待他的怜爱。最后以"下山时、秀靥红晕"收尾,描绘出女子羞涩而动人的神情,整个词作情感细腻,富有诗意,展现了作者樊增祥对爱情的深情描绘和对人物心理的精准刻画。
尘机息尽一真僧,唯有林泉舍未能。
莲社故人今暂别,稽山旧隐与谁登。
时清岂觉前游改,道胜宁辞白发增。
遥羡高斋吟望处,孤云野鹤是亲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