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水调歌头·其十二为赵端礼作》
《水调歌头·其十二为赵端礼作》全文
宋 / 张元干   形式: 词  词牌: 水调歌头

最乐贤王子,今岁好中秋。

夜深珠履,举杯相属尽名流。

宿雨乍开银汉,洗出玉蟾秋色,人在广寒游。

浩荡山河影,偏照岳阳楼。露华浓,君恩重,判扶头。

霓旌星节,已随丝管下皇州。

满座烛光花艳,笑罥乌巾同醉,谁问负薪裘。

月转檐牙晓,高枕更无忧。

(0)
鉴赏

这首诗是北宋时期的文学家张元干所作,名为《水调歌头·其十二》。诗中描绘了一幅中秋月夜的宴会图景,通过对月亮、夜晚环境和人际关系的细腻刻画,展现了作者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与赞美。

“最乐贤王子,今岁好中秋。”开篇便点明时节,是一个好不容易遇到的中秋佳节,同时也表达了诗人对于这位贤能的王子的喜悦。

“夜深珠履,举杯相属尽名流。”夜晚时分,月色如洗,人们穿着精致的鞋履在庭院中行走,举杯畅饮,互相敬酒,直至那些流传后世的诗人名字也似乎随着酒水流淌开来。

“宿雨乍开银汉,洗出玉蟾秋色。”一场夜晚的细雨过后,天空变得格外清朗,银河(即银河,即我们所说的银河系)在夜幕中闪耀,而那轮明月则像是被秋意洗涤得更加明净。

“人在广寒游。”在这样一个广阔而又寒冷的夜晚,人们却因着诗酒友情而感到无比的温暖与快乐。

“浩荡山河影,偏照岳阳楼。”诗人笔下的景象不仅局限于宴会现场,更是将远处的山河美景和岳阳楼联系在一起,月光如水般漫溢至远方的山川之中,也特别地照亮了那座著名的岳阳楼。

“露华浓,君恩重,判扶头。”这里的“露华”指的是由露水凝结而成的冰晶,而“君恩重”则是对贤王子的敬意。诗人以“判扶头”来比喻这种恩泽如同天降甘霖,让人感到无比的温暖和感激。

“霓旌星节,已随丝管下皇州。”这句中,“霓旌”是指古代用丝绸制成的旗帜,而“星节”则可能是指节气或时间的计算。诗人这里是在说,那些象征着节日和庆典的旗帜,以及那些记录着时光流转的声音,已经随着音乐的旋律飘散至遥远的地方。

“满座烛光花艳,笑罥乌巾同醉。”宴会上的灯火把整个空间照得明亮如白昼,每个人都沉浸在欢声笑语之中,与穿着黑色头巾的人一同沉醉于这美妙的夜晚。

“谁问负薪裘。”在这样一个温馨和谐的氛围中,人们对于生活中的烦恼和忧虑似乎都已经抛诸脑后,那些琐碎的小事,也没有人去询问。

“月转檐牙晓,高枕更无忧。”随着夜晚的逐渐深入,月亮也悄然升起,它的光辉穿过屋檐投射在人们的脸上,而那些安卧于软枕之上的宾客,更是没有任何烦恼。

这首诗通过对中秋佳节宴会场景的细腻描绘,展现了作者对于美好生活的向往与赞美,同时也传达了一种超越世俗纷争,追求精神层面自由和平衡的心境。

作者介绍
张元干

张元干
朝代:宋   字:仲宗   号:芦川居士   籍贯:真隐山   生辰:1091年—约1161年

张元干(1091年—约1161年),字仲宗,号芦川居士、真隐山人,晚年自称芦川老隐。芦川永福人(今福建永泰嵩口镇月洲村人)。历任太学上舍生、陈留县丞。金兵围汴,秦桧当国时,入李纲麾下,坚决抗金,力谏死守。曾赋《贺新郎》词赠李纲,后秦桧闻此事,以他事追赴大理寺除名削籍。元干尔后漫游江浙等地,客死他乡,卒年约七十,归葬闽之螺山。张元干与张孝祥一起号称南宋初期“词坛双璧”。
猜你喜欢

宫词·其十五

才人出入每参随,笔砚将行绕曲池。

能向彩笺书大字,忽防御制写新诗。

(0)

白云亭

僧爱白云溪上飞,白云深处敞禅扉。

莫言便是无情物,思着故乡依旧归。

(0)

晚眺

杖策倚柴门,泉声隔岸闻。

夕阳诸岭出,晴雪万山分。

静对豺狼窟,幽观鹿豕群。

今宵寒月近,东北埽浮云。

(0)

送公孙器自桂林归蜀

桂林浅复碧,潺湲半露石。

将乘触物舟,暂驻飞空锡。

蜀乡异青眼,蓬户高朱戟。

风度杳难寻,云飘讵留迹。

旧户闲花草,驯鸽傍檐隙。

挥手共忘怀,日堕千山夕。

(0)

押引蝗虫到洛京,合消郡守远相迎。

到此今经三纪春。

(0)

宿东林寺题愿公院

古寺沈沈僧未眠,支颐将客说闲缘。

一溪月色非尘世,满洞松声似雨天。

檐底水涵抄律烛,窗间风引煮茶烟。

无由住得吟相伴,心系青云十五年。

(0)
诗词分类
闺思 黄河 访友 劝勉 喜悦 竹子 客愁 写山 写鸟 亲情 音乐 宫怨 贬谪 相思 惜春 惜时 宴会 桃花
诗人
陈慥 王庭珪 刘子翬 熊禾 麹信陵 常楚老 李澣 窦弘余 道潜 黄炎培 丰子恺 朱光潜 唐弢 陆轸 宋光宗 赵必象 顾德辉 袁袠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