杖策倚柴门,泉声隔岸闻。
夕阳诸岭出,晴雪万山分。
静对豺狼窟,幽观鹿豕群。
今宵寒月近,东北埽浮云。
杖策倚柴门,泉声隔岸闻。
夕阳诸岭出,晴雪万山分。
静对豺狼窟,幽观鹿豕群。
今宵寒月近,东北埽浮云。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宁静而又略带孤寂的山居景象。诗人通过对自然环境的细腻描写,展现了一种超脱世俗、归隐山林的心境。
"杖策倚柴门"一句,设定了诗人的生活场所——一个简陋的山中小屋,通过“杖策倚”表现出诗人闲适自得的情怀。"泉声隔岸闻"则是对环境声音的捕捉,让读者感受到那清晰而又遥远的泉水声响。
"夕阳诸岭出"和"晴雪万山分"两句,描绘了壮丽的自然景观。夕阳从诸多的岭山中透出,给人以温暖与希望;而“晴雪”则是对气候变化的一种描写,它与“万山分”相呼应,展现了雪覆盖下的山脉如同被切割一般。
"静对豺狼窟"和"幽观鹿豕群"两句,则体现出诗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情景。即便是在野兽出没的深山中,诗人也能保持一份宁静的心态,去“观”赏那些在自然界自由生存的动物。
最后,“今宵寒月近,东北埽浮云”两句,则是对夜晚景象的描绘。寒冷的月亮似乎更亲近了,而远处的东北方向则有云彩飘逸,这不仅描画出夜晚的静谧,也暗示了一种深远和无边际的意境。
整首诗通过对山居生活的细腻描绘,展现了诗人超脱尘世、与自然合一的精神追求。
一年节律今还尽,犹向天涯寄客舟。
巫舍箫竽喧竹坞,渔家灯火傍沙洲。
殷勤共敬新桃醒,弃废堪嗟旧历头。
守岁通宵欲无寐,煎茶几啜渌瓷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