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夜昭云汉,凌晨步石逵。
祈恩先责已,利物匪求私。
夏节虽迟日,春膏已过期。
何能诿惯见,更觉切焦思。
翘企慈云布,颙希德雨施。
协时惭抱蜀,矜惴寸心知。
问夜昭云汉,凌晨步石逵。
祈恩先责已,利物匪求私。
夏节虽迟日,春膏已过期。
何能诿惯见,更觉切焦思。
翘企慈云布,颙希德雨施。
协时惭抱蜀,矜惴寸心知。
此诗描绘了对自然界的敬畏与对天降甘霖的期盼之情。首句“问夜昭云汉,凌晨步石逵”以夜空中的星辰和清晨的石径为背景,营造出一种静谧而庄严的氛围,暗示着仪式的庄重与虔诚。接着,“祈恩先责已,利物匪求私”表达了内心的自我反省与无私奉献的精神,体现了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理念。
“夏节虽迟日,春膏已过期”则通过季节的变化,暗示时间的紧迫与期待的强烈,强调了及时降雨的重要性。“何能诿惯见,更觉切焦思”进一步深化了诗人内心的焦虑与急切,表现出对自然现象变化无常的无奈与担忧。
最后,“翘企慈云布,颙希德雨施”表达了对上天恩泽的渴望与期盼,以及对道德与自然法则的尊重。“协时惭抱蜀,矜惴寸心知”则在反思中流露出对自身行为的审视与对宇宙规律的敬畏,展现了诗人深邃的哲学思考与高尚的人格魅力。
整体而言,这首诗不仅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的敬畏之心,也蕴含了深刻的人生哲理和社会责任感,是一首富有思想深度和情感温度的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