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爱逃名念采薇,百年无恙一荆扉。
行随远水何关乐,坐对南山似不饥。
披草往来存礼数,提壶吟啸答芳菲。
大都阅世难胜此,窘吏缨緌况墨徽。
为爱逃名念采薇,百年无恙一荆扉。
行随远水何关乐,坐对南山似不饥。
披草往来存礼数,提壶吟啸答芳菲。
大都阅世难胜此,窘吏缨緌况墨徽。
这首清代诗人孙元衡的《怀故山(其一)》描绘了诗人为了追求自由与宁静,选择隐居山野的生活。首句“为爱逃名念采薇”表达了诗人放弃世俗名利,向往自然生活的决心,以古代贤人伯夷、叔齐采薇自比。接下来的“百年无恙一荆扉”写出了诗人居住简陋,但心境安然的状态。
“行随远水何关乐”暗示了诗人悠然自得,即使行走于山水之间,也感到快乐自在。而“坐对南山似不饥”则进一步强调了诗人内心的满足,仿佛连日常的饮食都不再重要,南山的美景足以充饥。
“披草往来存礼数,提壶吟啸答芳菲”描绘了诗人与自然的和谐互动,他在草丛中穿梭,遵循礼仪,同时以吟啸应和着花草的芬芳,生活充满了诗意。
最后两句“大都阅世难胜此,窘吏缨緌况墨徽”则是诗人对尘世纷扰的感慨,他认为在官场中挣扎的官员们难以体验到这种远离尘嚣的宁静与满足,表达了对官场生活的厌倦和对隐居生活的推崇。
总的来说,这首诗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诗人对隐逸生活的热爱和对尘世浮华的淡泊,体现了清初文人士大夫的隐逸情怀。
人言病痎疟,有鬼相揶揄。
杜陵十四字,诵之可以驱。
移神随惝恍,幻造斯矫诬。
鉴之苟不达,无益空受愚。
我生禀正阳,灼灼灵明躯。
辨邪意悬镜,烛元心握珠。
阴厉等尘芥,安敢相牵拘?
欹枕哑自笑,和光满屋隅。
驰驱狭路间,远望何光辉。
问此光辉谁,西郭屠沽儿。
莫言屠沽儿,家有万黄金,珠玉弃如灰。
纳资为郎官,长戟交车绥。
嬖宠托天子,贵戚兄弟依。
都尉率护军,趋奉无高低。
出入清籞中,扬扬并不疑。
爱妾歌欢侬,众婢调弦丝。
眩我云襹襹,媚我芳蘼蘼。
白杨自为风,不惊铜雀台。
入门先涤心,我佛有明戒。
钩连蹑景梯,玉光敞天界。
八面旃檀香,霏然纳襟带。
琼籁发水琴,珠烟喷山黛。
瑰玮星源楂,精灵海东岱。
初心三古邀,浊气百年汰。
凤嘴花未冥,龙背月方蔼。
彼岸亦已登,猛焉割诸爱。
腊寒中弱体,汝疾已内扪。
贫贱谋卒岁,安暇顾汝身。
春阳畅生趣,汎汎屠苏杯。
饰汝蝉鬓冠,两足红缕鞋。
黄裳间绿袂,绕屋欢笑偕。
还言元夕近,看灯城南隅。
阿叔汝爱我,为我好携扶。
岂惜汝携扶,今夕是何夕?
开门灯满街,闭门月无色。
天心倦煦妪,春中告春假。
苔阴如袷衫,垂垂不能卸。
空色先晚昏,凉意暂秋借。
幺禽不入帘,啁唽柳枝下。
泛泛东南风,瀜瀜与烟化。
大湖青已萍,高田绿将稏。
眼前春梦痕,彷佛画屏夜。
阴翳资蓄潜,未竟就凋谢。
须知萎者荣,心根有凭藉。
冥坐辞赏娱,清气自留迓。
仰见容裔云,愿师太虚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