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家几度忆瓜丘,付与閒人一壑秋。
林下定知无俗驾,室中应自有天游。
幽怀时抚竹根枕,清赏堪浮莲叶舟。
夜直玉堂明月冷,回光还是照高楼。
去家几度忆瓜丘,付与閒人一壑秋。
林下定知无俗驾,室中应自有天游。
幽怀时抚竹根枕,清赏堪浮莲叶舟。
夜直玉堂明月冷,回光还是照高楼。
这首诗由宋代诗人徐瑞所作,名为《次韵题南翁悠然阁》。诗中描绘了诗人对故乡的思念以及对悠然阁环境的赞美。首句“去家几度忆瓜丘”表达了诗人离家后对故乡的深深怀念。接着,“付与閒人一壑秋”则以“閒人”自居,将自己比作在山间享受宁静秋色的闲逸之人,流露出一种超脱尘世的淡泊心境。
“林下定知无俗驾,室中应自有天游”两句进一步渲染了悠然阁的清幽氛围,暗示这里远离尘嚣,是心灵得以遨游的净土。诗人通过“竹根枕”和“莲叶舟”的意象,展现了他对自然之美的欣赏与向往,同时也寄托了自己追求内心平静与自由的愿望。
最后,“夜直玉堂明月冷,回光还是照高楼”描绘了一幅夜晚月光洒满玉堂,照亮高楼的景象,既表现了月夜的静谧之美,也寓意着诗人内心的光明与希望。整首诗通过对景物的细腻描绘,传达出诗人对自然、对生活的深刻感悟,以及对理想境界的向往与追求。
传闻蜀道难,行客若登天。
紫竹深无路,黄花忽见川。
闻禽嗟异域,问俗访耆年。
欲识京都远,惟应望日边。
暮色分平野。傍苇岸、征帆卸。
烟村极浦,树藏孤馆,秋景如画。
渐别离气味难禁也。更物象、供潇洒。
念多材浑衰减,一怀幽恨难写。
追念绮窗人,天然自、风韵娴雅。
竟夕起相思,谩嗟怨遥夜。
又还将、两袖珠泪,沈吟向寂寥寒灯下。
玉骨为多感,瘦来无一把。
滔滔淮水,溢楚之疆。原田其潴,城郭为防。
浸以广兮不可涉,浩乎险兮不可航。
粤有行者,欲溯其央。编莞为帆,植木为樯。
幸飘风以凭乘,遂吾归而徜徉。
尔风谓何,不自西北,阻我攸往。
维伯是职,悠悠水滨,奚独予留。
有百其役,若千其艘。
粟麦兮中都之饷馈,布帛兮赤县之衣裘。
府臣引领以偻指,挽夫坐粮而寝糇。
伯复不知,天子圣神,以民为忧。
闻此方国,常垫横流。
分笔舌于严署,咨疮痏于诸侯。
有淑使者,仁丰义脩。体上所嘱,同辞合谋。
今此欲往,会于道周。倡和出话,下民以休。
风之不遂,非伯谁尤。上帝可诉,谗言孔庶。
将伯是怒,不如风兮命之去。
《淮阴阻风谗风伯》【宋·陈舜俞】滔滔淮水,溢楚之疆。原田其潴,城郭为防。浸以广兮不可涉,浩乎险兮不可航。粤有行者,欲溯其央。编莞为帆,植木为樯。幸飘风以凭乘,遂吾归而徜徉。尔风谓何,不自西北,阻我攸往。维伯是职,悠悠水滨,奚独予留。有百其役,若千其艘。粟麦兮中都之饷馈,布帛兮赤县之衣裘。府臣引领以偻指,挽夫坐粮而寝糇。伯复不知,天子圣神,以民为忧。闻此方国,常垫横流。分笔舌于严署,咨疮痏于诸侯。有淑使者,仁丰义脩。体上所嘱,同辞合谋。今此欲往,会于道周。倡和出话,下民以休。风之不遂,非伯谁尤。上帝可诉,谗言孔庶。将伯是怒,不如风兮命之去。
https://shici.929r.com/shici/8UEQjb4Yj.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