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悼亡女寿真诗七章·其二》
《悼亡女寿真诗七章·其二》全文
清 / 姚燮   形式: 古风

腊寒中弱体,汝疾已内扪。

贫贱谋卒岁,安暇顾汝身。

春阳畅生趣,汎汎屠苏杯。

饰汝蝉鬓冠,两足红缕鞋。

黄裳间绿袂,绕屋欢笑偕。

还言元夕近,看灯城南隅。

阿叔汝爱我,为我好携扶。

岂惜汝携扶,今夕是何夕?

开门灯满街,闭门月无色。

(0)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从冬至春的转变过程中,家庭成员之间的情感与生活场景。开篇“腊寒中弱体,汝疾已内扪”,描述了在寒冷的冬季里,女儿身体虚弱,母亲对其病情的深切关怀。接着“贫贱谋卒岁,安暇顾汝身”,反映了家庭生活的艰辛,母亲为了生活奔波,无暇顾及女儿的身体健康。

进入春天,“春阳畅生趣,汎汎屠苏杯”描绘了春日阳光明媚,万物复苏的景象,以及家人共享屠苏酒的欢乐场景。“饰汝蝉鬓冠,两足红缕鞋。黄裳间绿袂,绕屋欢笑偕”,通过细致的描写,展现了女儿打扮一新,全家欢聚一堂的温馨画面。

“还言元夕近,看灯城南隅”,预示着元宵节即将来临,家人们计划一同前往城南观赏花灯,进一步体现了家庭间的亲密关系和对未来节日的期待。“阿叔汝爱我,为我好携扶”,表达了父亲对女儿的疼爱,愿意在需要时给予帮助。“岂惜汝携扶,今夕是何夕?”则流露出对特殊时刻的感慨,表达出对女儿的珍视之情。

最后,“开门灯满街,闭门月无色”,以夜晚的景色结束全诗,既描绘了元宵节灯火辉煌的景象,也暗示了家庭团聚的温馨氛围,同时也可能蕴含着对逝去时光的怀念和对未来的美好祝愿。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家庭成员之间的深情厚谊,以及从冬到春、从疾病到康复、从贫困到欢聚的变化,充满了生活的真实感和情感的温暖。

作者介绍
姚燮

姚燮
朝代:清   字:梅伯   号:复庄   籍贯:浙江镇海(今宁波北仑)   生辰:1805—1864

姚燮(1805—1864)晚清文学家、画家。字梅伯,号复庄,又号大梅山民、上湖生、某伯、大某山民、复翁、复道人、野桥、东海生等,浙江省宁波市(镇海县)北仑区人。道光举人,以著作教授终身。治学广涉经史、地理、释道、戏曲、小说、红学、诗歌、书画。著有《今乐考证》、《大梅山馆集》、《疏影楼词》等。
猜你喜欢

送杨法曹按括州

东海天台山,南方缙云驿。

溪澄问人隐,岩险烦登陟。

潭壑随星使,轩车绕春色。

傥寻琪树人,为报长相忆。

(0)

生查子·其四

春病与春愁,何事年年有。

半为枕前人,半为花间酒。

醉金尊,携玉手,共作鸳鸯偶。

倒载卧云屏,雪面腰如柳。

(0)

菩萨鬘·其二

花冠频鼓墙头翼,东方澹白连窗色。

门外早莺声,背楼残月明。

薄寒笼醉态,依旧铅华在。

握手送人归,半拖金缕衣。

(0)

登少陵原望秦中诸川太原王至德妙用有水术因用感叹

少陵最高处,旷望极秋空。

君山喷清源,脉散秦川中。

荷锸自成雨,由来非鬼工。

如何盛明代,委弃伤豳风。

泾灞徒络绎,漆沮虚会同。

东流滔滔去,沃野飞秋蓬。

大禹平水土,吾人得其宗。

发机回地势,运思与天通。

早欲献奇策,丰财叙西戎。

岂知年三十,未识大明宫。

卷尔出岫云,追吾入冥鸿。

无为学惊俗,狂醉哭途穷。

(0)

题梁宣帝陵二首·其一

即雠终自剪,覆国岂为雄。

假号孤城里,何殊在甬东。

(0)

忆江南·其六

长生术,初九秘潜龙。

慎勿从高宜作客,丹田流注气交通,耆老反婴童。

(0)
诗词分类
唐诗三百首 宋词三百首 幼儿必背 小学必背 初中必背 高中必背 秋天 菊花 梅花 春节 读书 七夕 春天 爱国 哲理 送别 端午节 思念
诗人
孟浩然 陶益 赵佶 王昌龄 张栻 郑刚中 陈谟 戴良 张羽 王建 蔡襄 唐顺之 刘鹗 陈傅良 杜荀鹤 李光 陶渊明 黄玠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