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陵最高处,旷望极秋空。
君山喷清源,脉散秦川中。
荷锸自成雨,由来非鬼工。
如何盛明代,委弃伤豳风。
泾灞徒络绎,漆沮虚会同。
东流滔滔去,沃野飞秋蓬。
大禹平水土,吾人得其宗。
发机回地势,运思与天通。
早欲献奇策,丰财叙西戎。
岂知年三十,未识大明宫。
卷尔出岫云,追吾入冥鸿。
无为学惊俗,狂醉哭途穷。
少陵最高处,旷望极秋空。
君山喷清源,脉散秦川中。
荷锸自成雨,由来非鬼工。
如何盛明代,委弃伤豳风。
泾灞徒络绎,漆沮虚会同。
东流滔滔去,沃野飞秋蓬。
大禹平水土,吾人得其宗。
发机回地势,运思与天通。
早欲献奇策,丰财叙西戎。
岂知年三十,未识大明宫。
卷尔出岫云,追吾入冥鸿。
无为学惊俗,狂醉哭途穷。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登上少陵之高处,极目远望所见秋天的广阔天空。君山的清泉喷薄而出,在秦川中汇聚流散,这些自然景观并非鬼斧神工所为,而是自然而成。诗人感慨于盛明时期的繁华已逝,遗留下的只是一片荒凉和伤感之风。泾水与灞水交织流淌,漆沮之间似乎有着虚幻的相聚。东流的河水奔腾而去,滋润着沃野飞扬的秋草。
诗人提及大禹治理水土,人们得以安居乐业,这是值得骄傲的传统。诗中还表达了诗人希望发挥才智,与自然的地势和天命相通,早欲提出奇妙的策略,以丰富的财物记录西边的功绩。
然而,诗人也自叹年仅三十岁时,尚未识破大明宫(可能指官府或朝廷)的奥秘。最后,诗人似乎在呼唤着什么从山中出来,与自己一起进入深邃的鸿蒙之中。这段落可能隐喻着诗人对世俗纷扰的超脱,以及对困境的无奈与悲痛。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观的描绘和对历史变迁的感慨,展现了诗人的胸襟和情感世界。
治粹于隆古,元凯之懿,根于笃诚。
世泽未倾,英髦代兴。非不卓荦,绝乎径庭。
而斯道之正,独未有以韦平之家,而继孟荀之鸣者。
岂天心之昌我朝,固得其人而后行耶。
儒服独立,出于簪缨。百圣微言,阐我金籯。
使万世而下,洙泗有所系,伊濂有所承。
正传未坠而迄续,绝学将晦而复明。
所谓派徐历许,沿申溯荣。篑覆基峙,源澄流清。
殆匪一日之积,偶然而生。
至于道以身立,忠以死争。
斡泰否之机,开剥复之萌。
其昆弟刚毅之操,家庭讲贯之精,又何其集义之不馁,而为人之难能也。
我读五帖,言言典型。文史潘吴,诗书邵程。
望群贤于忠谠,验本体于宽平。
则虽小而见诸简牍之接物,亦奚以异于埙篪之同声。
晻若前陈,如龟之明。仁远德輶,欲举曷胜。
于戏二难,古谁与京。倡与和与,展也其成。
《吕成公宽平通鉴佚老三帖赞》【宋·岳珂】治粹于隆古,元凯之懿,根于笃诚。世泽未倾,英髦代兴。非不卓荦,绝乎径庭。而斯道之正,独未有以韦平之家,而继孟荀之鸣者。岂天心之昌我朝,固得其人而后行耶。儒服独立,出于簪缨。百圣微言,阐我金籯。使万世而下,洙泗有所系,伊濂有所承。正传未坠而迄续,绝学将晦而复明。所谓派徐历许,沿申溯荣。篑覆基峙,源澄流清。殆匪一日之积,偶然而生。至于道以身立,忠以死争。斡泰否之机,开剥复之萌。其昆弟刚毅之操,家庭讲贯之精,又何其集义之不馁,而为人之难能也。我读五帖,言言典型。文史潘吴,诗书邵程。望群贤于忠谠,验本体于宽平。则虽小而见诸简牍之接物,亦奚以异于埙篪之同声。晻若前陈,如龟之明。仁远德輶,欲举曷胜。于戏二难,古谁与京。倡与和与,展也其成。
https://shici.929r.com/shici/tD1m1wZrc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