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游天童山四章·其一》
《游天童山四章·其一》全文
清 / 姚燮   形式: 古风

扪岭回南阿,清娱足平甸。

桑麻蒸微暄,风翻色时变。

籁寂鸣鸟和,树稀行人见。

移意就嶒崚,拓胸先旷散。

缘径抵松栝,层阴失霄汉。

穷搜辟阴森,蹑迹谢羁绊。

(0)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作者在游历天童山时的所见所感,充满了自然之美与心灵之静。首句“扪岭回南阿”,以动作描绘出登山的过程,仿佛读者也一同踏上了这趟旅程。接着,“清娱足平甸”一句,点明了作者在山间行走时的愉悦心情,平野的广阔为这份愉悦提供了背景。

“桑麻蒸微暄,风翻色时变”两句,细腻地描绘了春日里田野的景象,桑麻在微暖的阳光下生长,微风吹过,颜色随风而变,生动展现了季节更迭中的自然变化。

“籁寂鸣鸟和,树稀行人见”则进一步渲染了山林的宁静与和谐,鸟鸣声与风声交织,构成了一曲自然的乐章,而稀疏的树木则让行人的身影显得尤为突出,人与自然在此刻达到了一种微妙的平衡。

“移意就嶒崚,拓胸先旷散”表达了作者在攀登峻岭时的心境变化,从最初的移步换景到逐渐开阔心胸,面对自然的壮丽景色,心灵得到了释放与净化。

“缘径抵松栝,层阴失霄汉”描绘了深入山林深处的场景,沿着曲折的小径前行,最终抵达了松栝(松树)环绕的地方,四周的云雾似乎与天空相接,营造出一种超脱尘世的意境。

“穷搜辟阴森,蹑迹谢羁绊”则是对探索未知与摆脱束缚的渴望,通过深入探索幽深的山林,作者试图摆脱日常生活的束缚,寻求心灵的自由与解放。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观的细腻描绘,以及作者内心情感的深刻抒发,展现了一次心灵之旅的美妙体验,让人仿佛身临其境,感受到了大自然的魅力与人类心灵的共鸣。

作者介绍
姚燮

姚燮
朝代:清   字:梅伯   号:复庄   籍贯:浙江镇海(今宁波北仑)   生辰:1805—1864

姚燮(1805—1864)晚清文学家、画家。字梅伯,号复庄,又号大梅山民、上湖生、某伯、大某山民、复翁、复道人、野桥、东海生等,浙江省宁波市(镇海县)北仑区人。道光举人,以著作教授终身。治学广涉经史、地理、释道、戏曲、小说、红学、诗歌、书画。著有《今乐考证》、《大梅山馆集》、《疏影楼词》等。
猜你喜欢

木兰花慢.题项东井画为文公寿

禾兴悭岫色,赖张璪,富霜毫。

恣翠晕安篱,烟丝倚瀑,全取空寥。

登临送情不浅,带斜晖、又听暮钟飘。

疑有支公故业,闭关安问征桡。

名山何许傍云根,吾欲借书寮。

向王猷买竹,苏耽酿橘,兼种芭蕉。

春应去人未远,肯蹉跎、三万六千朝。

除却图成景物,眼前都是蓬蒿。

(0)

菩萨蛮.与侍儿

眼前万事随流水,闺中也洒英雄泪。

泪罢拊雕阑,玉情生暮寒。

主人空放诞,屡见金釭烂。

休恃酒如泉,解忧须少年。

(0)

生查子.代赠

帘外响铜签,雁唳秋宵远。

罗帐烛光微,不信檀郎浅。

惜别展幽欢,梦逐银屏转。

飞去学鸳鸯,一枕花魂软。

(0)

步蟾宫.晏起

沉香漫爇青丝帐,看睡醒、红潮初漾。

花深雾重不如眠,把合锁、窗儿推上。

床前鹦鹉无心想,弄足上、金绳频响。

这回浑是不成酣,且喜得、温存一晌。

(0)

浪淘沙.燕子

小苑午阴长,梅子初黄。三三两两过池塘。

不管罗帏人倦起,斜入纱窗。

细雨费端详,只近回廊。才飞北馆又南厢。

啄破海榴红欲溜,懒上雕梁。

(0)

山花子

细雨杨花薄暮天,凤箫声断压重帘。

好景遍教红袖倚,笼春纤。

细语玉窗轻燕燕,暗香夜蛤影鹣鹣。

半挽鸭雏浑卸却,落金蝉。

(0)
诗词分类
战争 劳动 励志 清明节 老师 冬天 边塞 孤独 讽刺 豪放 咏物 写花 闲适 牡丹 节日
诗人
周必大 李商隐 苏颂 元稹 耶律楚材 黄裳 韩雍 王迈 齐己 宋庠 张雨 陈普 胡宿 李之仪 罗隐 倪岳 晁说之 顾炎武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