缅忆梁鸿隐,孤高阅岁华。
门西吴会郭,桥下伯通家。
异地情相似,前期道每赊。
请从关尹住,不必向流沙。
缅忆梁鸿隐,孤高阅岁华。
门西吴会郭,桥下伯通家。
异地情相似,前期道每赊。
请从关尹住,不必向流沙。
这首诗是清代学者顾炎武的《关中杂诗》第五首,诗人缅怀古代的高人梁鸿,他选择隐居,孤高的品格历经岁月变迁。诗中提到梁鸿曾居住在吴会之郊,桥下便是著名人物严子陵的家。诗人感叹即使身处异地,人们对于高尚品德的情感共鸣依然存在,过去的理想和道路虽然遥远,但仍然向往。最后,诗人邀请友人效仿梁鸿,选择像关尹子那样静心居住,而不是追逐世俗的流沙。整首诗表达了对隐逸生活的敬仰和对高尚人格的追求。
君闻苏公诗,疾读思过半。
譬如闻韶耳,三月忘味叹。
我诗岂其朋,组丽等俳玩。
不闻南风弦,同调广陵散。
鹤鸣九天上,肯作家鸡伴。
晁子但爱我,品藻私月旦。
官閒乐相从,梨栗供杯案。
门静鸟雀嬉,花深蜂蝶乱。
忽蒙加礼貌,斋戒事搢盥。
问大心更小,意督词反缓。
君材于用多,舞选弓矢贯。
聪明回自照,胜己果非懦。
我如相绘事,素质施朽炭。
古来得道人,非独大庭馆。
晁子已不疑,冬寒春自暖。
系表知药言,择友得荀粲。
相如素贫贱,羽翼依文君。
一朝富贵擅名价,文君见弃如束薪。
五羖自佣赁,释褐归强秦。
鸣钟列华屋,膳羞罗八珍。
厌此糟糠妻,悦彼新美人。
二子既失意,瑶瑟流埃尘。
促轸不成曲,未唱先眉颦。
一发动三叹,泪下沾罗巾。
通宵坐披衣,夙昔谁与陈。
愁叹不复道,平明白发新。
味道韬光,伴耕钓、城南涧曲。
吾不羡、炼丹金井,访仙王屋。
清洁无瑕通隐显,满堂岂肯贪金玉。
向北窗、高卧水风凉,槐阴绿。闲自赏,东篱菊。
偏喜种,幽居竹。信巍然良贵,有荣无辱。
外物随缘姑泛应,无心仕止常知足。
喜圣时、协气屡丰年,西畴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