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如素贫贱,羽翼依文君。
一朝富贵擅名价,文君见弃如束薪。
五羖自佣赁,释褐归强秦。
鸣钟列华屋,膳羞罗八珍。
厌此糟糠妻,悦彼新美人。
二子既失意,瑶瑟流埃尘。
促轸不成曲,未唱先眉颦。
一发动三叹,泪下沾罗巾。
通宵坐披衣,夙昔谁与陈。
愁叹不复道,平明白发新。
相如素贫贱,羽翼依文君。
一朝富贵擅名价,文君见弃如束薪。
五羖自佣赁,释褐归强秦。
鸣钟列华屋,膳羞罗八珍。
厌此糟糠妻,悦彼新美人。
二子既失意,瑶瑟流埃尘。
促轸不成曲,未唱先眉颦。
一发动三叹,泪下沾罗巾。
通宵坐披衣,夙昔谁与陈。
愁叹不复道,平明白发新。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曹勋所作的《白头吟》,以卓文君和司马相如的故事为背景,展现了他们命运的转折和情感的波折。诗中通过对比司马相如早年的贫贱和后来的富贵,揭示了人性的复杂:相如在得势后抛弃了曾经的爱人文君,追求新的奢华生活。文君被遗弃后的悲凉,以及她演奏瑶瑟时的哀怨,都通过音乐的描绘得以体现,表达了对爱情失落的深深感慨。
"一发动三叹,泪下沾罗巾",这两句生动描绘了文君内心的痛苦,每一次琴弦的触动都引发无尽的叹息和泪水。"通宵坐披衣,夙昔谁与陈",则写出文君夜不能寐,无人倾诉的孤独。最后"愁叹不复道,平明白发新",以白发的新生象征岁月无情,也暗示了文君对这段感情的无奈和心痛。
整体来看,这首诗以文君的视角,细腻地刻画了爱情的变故和人生的沧桑,具有强烈的悲剧色彩,体现了曹勋深沉的情感表达和对人生哲理的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