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观音岩》
《观音岩》全文
明 / 邹元标   形式: 七言绝句  押[真]韵

观音妙相原非相,洞里观音不是真。

若向此中参得透,观音处处现全身。

(0)
鉴赏

这首诗以观音为题,探讨了佛学中的“相”与“非相”的哲学思想。诗人邹元标在《观音岩》中巧妙地运用了禅宗的思维模式,引导读者深入思考“观音妙相原非相”的深刻含义。

首句“观音妙相原非相”,直接点出观音形象并非实体之相,而是超越了物质形态的精神象征。这里的“妙相”指的是观音的智慧和慈悲的体现,而非具体的形体。通过这一句,诗人提醒我们,真正的观音并非局限于某一个特定的形象或地点,而是存在于一切有情众生的心中。

第二句“洞里观音不是真”,进一步强调了观音形象的虚幻性。洞里,常被理解为内心深处或精神世界,这里的“洞里观音”指的是人们心中的想象或对观音的特定认知。诗人通过这句话指出,如果我们将观音视为某种固定的形象或存在于某个特定地点的存在,那么这种认识是不全面的,甚至是错误的。

后两句“若向此中参得透,观音处处现全身”,则是对前两句的深化和总结。诗人鼓励读者深入思考,透过表面现象,理解观音的真正意义。只有当人们能够超越表象,认识到观音无处不在、无时不在,才能真正领悟到观音的全貌。这里,“观音处处现全身”意味着观音的智慧和慈悲遍布于宇宙万物之中,存在于每个人的心中,只要我们用心去感受,就能体验到观音的无尽恩泽。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探讨观音形象的虚实,引导读者从更深层次上理解佛教的教义,强调了内在精神的觉醒和对普遍真理的追求。

作者介绍

邹元标
朝代:明   字:尔瞻   号:南皋   籍贯:江西吉水   生辰:1551—1624

(1551—1624)江西吉水人,字尔瞻,号南皋。万历五年进士。同年,以疏论张居正夺情,得罪,廷杖戍贵州都匀卫。居戍所六年,研治理学有成。居正死,召拜吏科给事中,以敢言称。历官南京吏部员外郎,以母丧归。家居讲学几三十年,名扬天下。天启初还朝,进刑部右侍郎,拜左都御史。虽首进和衷之说,不为危言激论,仍为魏忠贤所忌。以建首善书院讲学事,为魏党所攻,被迫辞归。卒谥忠介。有《愿学集》。
猜你喜欢

感寓·其三十八

古人拙已甚,今人巧何多。

古意竟不存,纷纷将奈何。

嗤彼当世人,斗智互砻磨。

眼前移造物,胸中铸干戈。

权门讵云远,一径即能过。

天门谁谓高,攀缘手堪摩。

巧人固多事,有如茧中蛾。

茧成身自锢,拙者频笑歌。

(0)

感寓·其二十四

有初必有终,有日必有夜。

天运自循环,阴阳交代谢。

曾闻古仙人,云霄远凌跨。

死生亦常理,谁惟天所赦。

吁嗟老佛徒,蚩蚩思久假。

贪迷竟何如,而徒陷虚诈。

所以君子儒,安焉老田舍。

修身以俟之,万物还元化。

(0)

立春诗赠丘时雍

眼前时景初开泰,心里乾坤总属仁。

昨日欢迎满城市,草堂分得几多春。

(0)

雪夜偶成

寒窗清苦孰能禁,为访梅花踏雪寻。

读罢轲书长闭户,静中又复得存心。

(0)

岭南道中·其二

我道炎荒别有天,炎荒也只是西川。

诸洋但比瞿塘大,五岭何如栈道悬。

细和陶诗虽逸驾,力排日录亦空拳。

乐天知命刘夫子,万古千秋独凛然。

(0)

送李天瑞之咸宁·其二

世道悠悠几日还,上方无剑斩穷奸。

跛麟载笔真辞阙,孤鹤乘风欲渡关。

履善自能歌正气,季通端不动愁颜。

丈夫惜别非无泪,不向忠臣此日潸。

(0)
诗词分类
幼儿必背 小学必背 初中必背 高中必背 秋天 菊花 梅花 春节 读书 七夕 春天 爱国 哲理 送别 端午节 思念 友情 月亮
诗人
洪兴祖 彭泰翁 钟谟 洪子舆 徐商 甄后 吴隐之 李勋 左芬 程邃 乙支文德 洪天锡 周处 贾充 韩肖胄 孙周卿 崔子向 封彦卿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