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初必有终,有日必有夜。
天运自循环,阴阳交代谢。
曾闻古仙人,云霄远凌跨。
死生亦常理,谁惟天所赦。
吁嗟老佛徒,蚩蚩思久假。
贪迷竟何如,而徒陷虚诈。
所以君子儒,安焉老田舍。
修身以俟之,万物还元化。
有初必有终,有日必有夜。
天运自循环,阴阳交代谢。
曾闻古仙人,云霄远凌跨。
死生亦常理,谁惟天所赦。
吁嗟老佛徒,蚩蚩思久假。
贪迷竟何如,而徒陷虚诈。
所以君子儒,安焉老田舍。
修身以俟之,万物还元化。
这首诗是明代诗人朱诚泳的《感寓(其二十四)》,它以自然现象为引子,阐述了世间万物的规律和人生哲理。首句“有初必有终,有日必有夜”强调世间万物皆有始有终,日夜交替,象征着生命的轮回和时间的无情流转。接着,“天运自循环,阴阳交代谢”进一步深化这个主题,表明宇宙间的自然法则。
诗人引用“古仙人云霄远凌跨”的典故,暗示超脱生死并非易事,即使是神仙也有其局限。他指出“死生亦常理,谁惟天所赦”,认为死亡是生命的一部分,无人能逃脱自然法则的审判。然后,诗人批评那些“老佛徒”对长生不老的痴迷,认为这种追求虚幻,违背了人生的真谛。
最后,诗人推崇君子儒者的态度,他们选择在田园中安然度日,修身养性,顺应自然,静待生命的归宿。整首诗寓言深刻,表达了对人生无常和自然法则的敬畏,以及对超脱世俗诱惑、追求内心宁静的高尚情操的赞美。
东流抱孤城,雨洗见春色。
风吹百草根,道路千里碧。
莫尽溪漫漫,波澜散无迹。
遥林缺见山,冉冉苍蔼积。
沙禽有遗踪,文字不可识。
青松对桃李,桃红李花白。
红白势方竞,青青守岩侧。
君意无不谐,研谈欲俱得。
赋诗多所陈,炳若观龟坼。
城东不待到,众物已历历。
一间何阔昔未有,拟遣苍头问安否。
果然示疾毗耶城,静看医方出吾肘。
平生豪气干青云,客疾来侵岂能久。
已知筋力却几杖,复见精神照窗牖。
花时倏忽风雨过,无语酬春愧颜厚。
管城端复束高阁,公不自倡谁为首。
俄惊肆笔出大篇,聊示作家三昧手。
我今方觉疾病婴,岂是同生值阳九。
镜中华发略相似,材具超人定非偶。
公今阔步蹑中朝,顾我一麾方出守。
如何江湖大国楚,笑谓曹郐言地丑。
似矜断木欲青黄,宁有长松生培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