味道韬光,伴耕钓、城南涧曲。
吾不羡、炼丹金井,访仙王屋。
清洁无瑕通隐显,满堂岂肯贪金玉。
向北窗、高卧水风凉,槐阴绿。闲自赏,东篱菊。
偏喜种,幽居竹。信巍然良贵,有荣无辱。
外物随缘姑泛应,无心仕止常知足。
喜圣时、协气屡丰年,西畴熟。
味道韬光,伴耕钓、城南涧曲。
吾不羡、炼丹金井,访仙王屋。
清洁无瑕通隐显,满堂岂肯贪金玉。
向北窗、高卧水风凉,槐阴绿。闲自赏,东篱菊。
偏喜种,幽居竹。信巍然良贵,有荣无辱。
外物随缘姑泛应,无心仕止常知足。
喜圣时、协气屡丰年,西畴熟。
这首《满江红·其一》是宋代词人曹冠的作品,以清新自然的笔触描绘了一幅隐逸生活的画面。开篇"味道韬光,伴耕钓、城南涧曲",表达了词人对田园生活的向往和追求,韬光养晦,享受耕钓之乐于山涧之间。他不羡慕丹药修炼或访仙问道,而是更注重内心的清洁和精神的满足。
"清洁无瑕通隐显,满堂岂肯贪金玉",体现了词人淡泊名利的态度,即使家境富足,也无意于金银财宝,只愿在清风明月之中过着简朴的生活。"向北窗、高卧水风凉,槐阴绿",描绘了他居住环境的宁静与清凉,生活节奏悠闲自在。
接下来,词人进一步表达了他的心境,"闲自赏,东篱菊。偏喜种,幽居竹",喜爱菊花和竹子的高洁品质,寓言自己的品格。他认为,真正的高贵在于内在的修养,而非外在的荣华富贵。"外物随缘姑泛应,无心仕止常知足",表明他对世事看得很淡,知足常乐,无论仕途如何,都能安然处之。
最后,词人欣喜于圣明的时代,五谷丰登,"喜圣时、协气屡丰年,西畴熟",表达了他对社会安定、丰收景象的赞美,体现出他的乐观和对生活的热爱。
总的来说,这首词通过描绘隐逸生活和词人的内心世界,展现了作者超脱世俗、淡泊名利的高尚情操。
朝听涛,谢公墩,暮听涛,莫愁村。
小涛碌碌如鲸翻,大涛殷殷如雷奔。
老人来听日忘倦,坐久不觉苔矶温。
旁人借问听何有,川上之趣不可论。
老人本是林宗孙,江东旧业诗书存。
朱颜采采映华发,芙蓉为佩芝为飧。
管弦那肯涴双耳,祇来江上清尘烦。
六朝遗事渺何许,两岸石齿馀苔痕。
逢人不惊爱沙鸟,向舟忽拜随江豚。
太平行乐输此老,安得佳致梅花樽。
壮哉有子南溟鲲,凌风势与孤凤鶱。
他日鼓鬣登龙门,姓名一日闻天阍。
老人听此应更喜,寿与江水同沄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