朝听涛,谢公墩,暮听涛,莫愁村。
小涛碌碌如鲸翻,大涛殷殷如雷奔。
老人来听日忘倦,坐久不觉苔矶温。
旁人借问听何有,川上之趣不可论。
老人本是林宗孙,江东旧业诗书存。
朱颜采采映华发,芙蓉为佩芝为飧。
管弦那肯涴双耳,祇来江上清尘烦。
六朝遗事渺何许,两岸石齿馀苔痕。
逢人不惊爱沙鸟,向舟忽拜随江豚。
太平行乐输此老,安得佳致梅花樽。
壮哉有子南溟鲲,凌风势与孤凤鶱。
他日鼓鬣登龙门,姓名一日闻天阍。
老人听此应更喜,寿与江水同沄沄。
朝听涛,谢公墩,暮听涛,莫愁村。
小涛碌碌如鲸翻,大涛殷殷如雷奔。
老人来听日忘倦,坐久不觉苔矶温。
旁人借问听何有,川上之趣不可论。
老人本是林宗孙,江东旧业诗书存。
朱颜采采映华发,芙蓉为佩芝为飧。
管弦那肯涴双耳,祇来江上清尘烦。
六朝遗事渺何许,两岸石齿馀苔痕。
逢人不惊爱沙鸟,向舟忽拜随江豚。
太平行乐输此老,安得佳致梅花樽。
壮哉有子南溟鲲,凌风势与孤凤鶱。
他日鼓鬣登龙门,姓名一日闻天阍。
老人听此应更喜,寿与江水同沄沄。
这首明代程敏政的《听涛篇》描绘了诗人清晨在谢公墩聆听涛声,傍晚又至莫愁村继续倾听的场景。诗人运用生动的比喻,将涛声比作鲸鱼翻腾和雷鸣,形象地展现了江潮的壮观。他沉醉于江上的自然情趣,仿佛忘记疲倦,连坐久了都未觉察到苔矶的温度。旁人询问其听涛所得,诗人则回答说其中蕴含的江上乐趣难以言表。
诗中提到诗人祖上曾是林宗后裔,江东书香门第,虽年事已高,但风采依旧,朱颜与白发相映,生活简朴,只愿在江边享受清静。诗人感慨六朝往事已成烟云,唯有江岸石齿和苔痕见证历史。他对沙鸟和江豚的亲近,表现出对自然的热爱,同时也流露出对太平盛世的向往,希望能有梅花酒共赏。
最后,诗人以壮志豪情的比喻收尾,赞誉自己的儿子如南溟之鲲,有展翅高飞的潜力,期待他未来能有所作为,名动天听。整首诗通过听涛这一日常活动,寄寓了诗人的人生感慨和对后代的期望,语言优美,意境深远。
扰扰闾巷士,过我何所为。
屡来徒我烦,不来我弗思。
少年乐知闻,喜与客子随。
晚岁事恬默,与世益参差。
骑马出寻人,中路辄自归。
归来亦何乐,书史自相期。
巳与往者亲,可无兹世违。
欲语无所得,起视北雁飞。
念子远千里,昔别今巳期。
寄声虽云多,所得竟亦稀。
近者忽报书,期我往就之。
不知予苦穷,系此不可离。
尚迫朝暮忧,宁有道路资。
人生少所同,老去财几时。
予势既若此,子复不肯来。
但恐百年间,龃龉终莫齐。
诗以寄子招,亦以写我悲。
酒盏厌连行,众客喧已醉。
忽得簿上籍,共出名外仕。
孤昂忽雄轩,泯默亦驯致。
追争相后先,得失自愚智。
随时有能称,逐衅得呵訾。
有非人力为,竟亦天幸值。
或果以祸覆,亦有终自遂。
卒无及物效,徒自高人气。
回樽变新局,忽若已异世。
嗟人久已迷,高爵乐自嗜。
谁为衎衎饱,竟是孜孜利。
矜骄决雄奢,摧折叹淹滞。
昏昏忘所大,扰扰争其细。
安知茫昧间,身非天所戏。
是非未暇辨,欢戚先已至。
退之昔裁诗,颇以豪横恃。
暮年志气得,金玉多自慰。
买居纪堂荣,顾影乐簪佩。
喜将闾巷好,持与妻子议。
彼哉何足道,进退于焉系。
安知九列荣,顾是德所累。
宁论圣人为,适莫固以义。
有时曲肱乐,不以易富贵。
吾曹颇勉修,兹道久自诣。
何必问浮云,斯理固可视。
《采选示王圣美葛子明》【宋·王令】酒盏厌连行,众客喧已醉。忽得簿上籍,共出名外仕。孤昂忽雄轩,泯默亦驯致。追争相后先,得失自愚智。随时有能称,逐衅得呵訾。有非人力为,竟亦天幸值。或果以祸覆,亦有终自遂。卒无及物效,徒自高人气。回樽变新局,忽若已异世。嗟人久已迷,高爵乐自嗜。谁为衎衎饱,竟是孜孜利。矜骄决雄奢,摧折叹淹滞。昏昏忘所大,扰扰争其细。安知茫昧间,身非天所戏。是非未暇辨,欢戚先已至。退之昔裁诗,颇以豪横恃。暮年志气得,金玉多自慰。买居纪堂荣,顾影乐簪佩。喜将闾巷好,持与妻子议。彼哉何足道,进退于焉系。安知九列荣,顾是德所累。宁论圣人为,适莫固以义。有时曲肱乐,不以易富贵。吾曹颇勉修,兹道久自诣。何必问浮云,斯理固可视。
https://shici.929r.com/shici/QehhS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