昔人好与胜己处,今世陋学多专愚。
惜哉计出柏马下,往往自足令人吁。
子今年少且竞爽,径拂归袖真良图。
人言十步有茂草,行矣求益无踌躇。
昔人好与胜己处,今世陋学多专愚。
惜哉计出柏马下,往往自足令人吁。
子今年少且竞爽,径拂归袖真良图。
人言十步有茂草,行矣求益无踌躇。
这首诗《送李国佐还三衢》由宋代诗人范浚所作,通过对比古今之人的学习态度和行为,表达了对李国佐的勉励之情。
首句“昔人好与胜己处”,以“昔人”与“今世”形成对比,指出古人喜欢与比自己优秀的人相处,而今世则多有浅薄之学,过于专一而缺乏广博。接着,“惜哉计出柏马下,往往自足令人吁”两句,借“柏马”(古代传说中的神兽)之喻,感叹现今人们在追求学问时往往不如古人,常常满足于现状,让人感到惋惜和忧虑。
随后,“子今年少且竞爽,径拂归袖真良图”两句转向对李国佐的鼓励,称其年轻且志向高远,直接表达希望他能勇往直前,不畏困难,真正为自己的目标制定明智的计划。最后,“人言十步有茂草,行矣求益无踌躇”两句,借用“十步有茂草”的比喻,鼓励李国佐在前行的路上,无论遇到什么困难,都应积极寻求进步,毫不犹豫地向前迈进。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古今学习态度的对比,以及对李国佐个人品质的赞扬,表达了对勤奋学习、追求卓越的肯定和鼓励,同时也寄寓了对后辈的期望与祝福。
逋客今何许,空馀接隐亭。
舟随潮水上,门背夕阳扃。
兔策尘生蠹,渔蓑雨化萤。
题诗岩下石,聊代草堂灵。
青山画出天台障,溪流宛是桃源漾。
一庵深著翠微间,高阁更搴云气上。
道人于此几经春,七闰不作黄杨屯。
孤标如松自磊砢,爽气映竹长清真。
炉中寒灰与心寂,世味只今馀好客。
横潭一笑得烹鲜,通道三杯酬蜡屐。
愿君勿羡飞升天,亦莫面壁沉幽禅。
问云何心不出岫,归与吾党相周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