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题乌江东隆山邓氏亭》
《题乌江东隆山邓氏亭》全文
宋 / 贺铸   形式: 五言律诗  押[青]韵

逋客今何许,空馀接隐亭。

舟随潮水上,门背夕阳扃。

兔策尘生蠹,渔蓑雨化萤。

题诗岩下石,聊代草堂灵。

(0)
拼音版原文全文
jiāngdōnglóngshāndèngshìtíng
sòng / zhù

jīnkōngjiēyǐntíng

zhōusuícháoshuǐshàngménbèiyángjiōng

chénshēngsuōhuàyíng

shīyánxiàshíliáodàicǎotánglíng

注释
逋客:流浪者。
接隐亭:一个亭子,可能与隐士有关。
舟:小船。
潮水:海潮或江潮。
门:门户。
夕阳:落日。
兔策:兔毫笔。
蠹:蛀虫。
渔蓑:渔夫的蓑衣。
岩下:岩石下面。
聊代:姑且代替。
草堂灵:草堂的灵气,可能指诗人故居的气息。
翻译
如今的流浪者身在何处,只剩下接隐亭空寂依旧。
小船随着潮水漂浮,门户背对着落日紧闭。
兔毫笔沾满尘土,蛀虫侵蚀着渔夫的蓑衣,雨后仿佛化作萤火。
我在岩石下的石头上题诗,权且代替草堂的灵气。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贺铸所作的《题乌江东隆山邓氏亭》。诗人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一幅静谧而略带寂寥的画面。"逋客今何许"开篇,暗示了曾经的隐逸之士已不知去向,只剩下邓氏亭静静地矗立。"空馀接隐亭"进一步强调了物是人非的感慨。

"舟随潮水上,门背夕阳扃"两句,通过动态与静态的结合,展现出江边亭子的孤独与静谧,小舟随着潮水起伏,而夕阳西下,门扉紧闭,更显其孤寂。"兔策尘生蠹,渔蓑雨化萤"则借典故和自然景象,寓言岁月流逝,时光如梭,渔夫的蓑衣在雨中都可能化为萤火虫,暗示世事变迁。

最后,诗人将情感寄托于"题诗岩下石",希望通过刻石题诗,表达对过往隐逸生活的怀念,以及对眼前景致的赞美,仿佛借此与草堂的灵魂进行交流,"聊代草堂灵"表达了他对草堂文化的敬仰和对往昔生活的追忆。

整体来看,这首诗情感深沉,意境幽远,体现了贺铸诗歌的婉约与怀旧风格。

作者介绍
贺铸

贺铸
朝代:宋   字:方回   号:庆湖遗老   籍贯:卫州(今河南卫辉)   生辰:1052~1125

贺铸(1052~1125),北宋词人。字方回,又名贺三愁,人称贺梅子,自号庆湖遗老。汉族,祖籍山阴(今浙江绍兴),出生于卫州共城县(今河南辉县市)。出身贵族,宋太祖贺皇后族孙,所娶亦宗室之女。自称远祖本居山阴,是唐·贺知章后裔,以知章居庆湖(即镜湖),故自号庆湖遗老。贺铸长身耸目,面色铁青,人称贺鬼头,曾任右班殿直,元佑中曾任泗州、太平州通判。晚年退居苏州,杜门校书。不附权贵,喜论天下事。
猜你喜欢

伯卿官新成奉题,四章·其四

师门海外笃情亲,踪迹苔岑合亦真。

司马设官缘武事,将军赐号本文人。

我耽研北清閒甚,君向花南结构新。

博得濠梁相视笑,惠庄至竟远风尘。

(0)

秋感·其五

劳歌亦性灵,三复春草句。

半生走尘坱,荃乃知其故。

食饱不知饥,丝染忽失素。

所欣松菊存,烂熳得真趣。

(0)

东瀛杂诗·其三

番梨番蒜摘盈筐,挦剥番藷一例尝。

说与老饕浑莫识,垂涎不到荷兰乡。

(0)

和韵林鹤山秋兴·其五

飞鸣直上碧云中,目送飞鸿思不穷。

蹑屐登山怀谢傅,脱巾洒酒羡陶公。

疏砧响彻三更月,微雨凉生百尺桐。

梦里还家家万里,一年容易又秋风。

(0)

曹仁宪谨荣寿仿古乐府·其二

福禄祯祥,为公介眉寿。福禄祯祥,为公介眉寿。

松柏之姿,异于蒲柳。诗赓数首,酒酌数斗。

凡我同人,飏言拜手。祝之,为公介眉寿。

(0)

曹仁宪谨荣寿·其二

黄花秋晚益芬芳,意味交蒸溢寿觞。

蘧子行年几化境,荀公坐榻想清香。

天因佑德重申福,人咏俾耆拜乙方。

逐遂披云曾见日,区区华祝续霓裳。

(0)
诗词分类
重阳节 人生 寒食节 悼念 赞美 中秋节 田园 山水 思乡 夏天 爱情 元宵节 母亲 战争 劳动 励志
诗人
陆羽 陆希声 刘邦 卢谌 顾允成 马怀素 刘三吾 李天馥 杨云翼 乔吉 萧观音 伍乔 窦光鼐 桓温 薛莹 虞羲 雍裕之 冯班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