豆蔻稍头,恁年纪、值得量珠高价。
休夸燕子轻盈,腰肢更矫奼。
春院静、琵琶一曲,也应算、调高和寡。
一镜湖光,十眉山色,花底游冶。
恍疑是、苏小当年,又疑是、秋娘未曾嫁。
脂粉底干赤白,被旁人偷写。
争不似、月明湓浦,抱檀槽、感动司马。
好称珠勒金鞍,许谁迎迓。
豆蔻稍头,恁年纪、值得量珠高价。
休夸燕子轻盈,腰肢更矫奼。
春院静、琵琶一曲,也应算、调高和寡。
一镜湖光,十眉山色,花底游冶。
恍疑是、苏小当年,又疑是、秋娘未曾嫁。
脂粉底干赤白,被旁人偷写。
争不似、月明湓浦,抱檀槽、感动司马。
好称珠勒金鞍,许谁迎迓。
此诗《琵琶仙》由清代女诗人顾太清所作,以题绘琵琶妓陈三宝的小像为背景,描绘了一幅生动的音乐与情感交织的画面。
诗中以“豆蔻稍头”开篇,巧妙地将主人公的年轻与琵琶艺术的初绽相联系,暗示了陈三宝虽年纪轻轻,却已展现出非凡的音乐才华。接着,“休夸燕子轻盈,腰肢更矫奼”,通过对比燕子的轻盈与陈三宝的身姿,赞美其不仅技艺超群,且体态优美,如同翩翩起舞的燕子一般灵动。
“春院静、琵琶一曲,也应算、调高和寡。”这一句将场景置于宁静的春日庭院之中,琵琶声悠扬,虽或孤寂,却能触动人心,展现音乐的魅力。接下来,“一镜湖光,十眉山色,花底游冶”,描绘出一幅自然与人文和谐共存的美丽画卷,仿佛置身于山水之间,享受着音乐带来的愉悦与自由。
“恍疑是、苏小当年,又疑是、秋娘未曾嫁。”这里借用了古代两位著名的歌妓苏小小与秋娘的故事,表达了对陈三宝才情与美貌的赞叹,暗示她如同历史上的佳人一般,既有才华又有风韵,令人难以忘怀。
“脂粉底干赤白,被旁人偷写。”这一句通过细腻的描写,展现了陈三宝的外貌特点,同时也暗示了她虽外表艳丽,但内心纯净,不为世俗所染。
最后,“争不似、月明湓浦,抱檀槽、感动司马。好称珠勒金鞍,许谁迎迓。”这两句运用典故,将陈三宝比作唐代诗人白居易笔下的琵琶女,表达了对她音乐才能的高度赞赏,并预示着她未来可能受到更多人的追捧与尊敬。
整首诗通过对琵琶妓陈三宝形象的描绘,不仅展现了她的音乐才华和外在美,更深层次地探讨了艺术与情感的交融,以及女性在特定社会背景下追求自我价值与美的复杂心理。
陵谷纷纭,鱼龙混、一江春涨。
回首处、平生孤介,弱躯多恙。
盼望云霄凡骨重,寸心常锁双尖上。
闭深闺、栖处似鹪鹩,齐眉饷。行乐事,全抛漾。
琴书好,休题唱。但梦吟残罢,闲愁酝酿。
痴想蓬莱弱水隔,难求缩地壶公杖。
叹风风雨雨度馀年,凄凉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