淡月窥林夜色清。才报初更。又报深更。
玉箫谁弄断肠声。怕是愁听。偏是愁听。
静剪兰灯梦不成。半为离情。半为伤情。
旧时别路短长亭。泪尽三生。误尽三生。
淡月窥林夜色清。才报初更。又报深更。
玉箫谁弄断肠声。怕是愁听。偏是愁听。
静剪兰灯梦不成。半为离情。半为伤情。
旧时别路短长亭。泪尽三生。误尽三生。
这首《一剪梅》由清代诗人张玉珍所作,以细腻的情感描绘了夜晚月色下的孤独与思念之情。
首句“淡月窥林夜色清”,以淡雅的月光映照树林,营造出一种宁静而略带神秘的夜晚氛围。接着,“才报初更。又报深更。”通过时间的交替变化,暗示着主人公在夜深人静之时的孤独与等待,每一声更鼓都牵动着她的心弦。
“玉箫谁弄断肠声。怕是愁听。偏是愁听。”这里运用了拟人的手法,将玉箫的声音赋予情感,仿佛它在诉说着主人公内心的哀愁。这不仅是对音乐的描写,更是对主人公内心情感的深刻揭示,她害怕听到这令人心碎的乐声,却又无法避免地被其深深吸引。
接下来,“静剪兰灯梦不成。半为离情。半为伤情。”描述了主人公在孤灯下难以入眠的情景,她的心绪被离别之情和伤感所占据,无法摆脱。这里的“兰灯”象征着微弱而持久的希望之光,却无法照亮她内心的黑暗。
最后,“旧时别路短长亭。泪尽三生。误尽三生。”通过回忆往昔的离别之路,以及那条路上的短亭,表达了主人公对过往岁月的怀念与对未来的迷茫。她的眼泪似乎流尽了三生,既是对过去情感的彻底释放,也是对未来命运的无尽忧虑。
整首词以细腻的情感描绘和生动的意象组合,展现了主人公在夜晚中面对离别与思念的复杂心情,既有对过去的追忆,也有对未来的担忧,充满了浓郁的个人情感色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