宿羽同夜林,天明各分飞。
人生尘土内,别易会合稀。
我自钱塘来,君从宣城归。
初喜望颜色,昔癯今似肥。
细视久乃觉,翛然不胜衣。
老至故当尔,閒心厌尘鞿。
户门岂可忽,仕宦未为非。
迩来三径荒,园花减芳菲。
政坐行作吏,耕稼始愿违。
子婿环我前,设席灯烛煇。
邃庑考画鼓,崇盘荐琼蕤。
友道比衰丧,闻客扃重扉。
独此意不然,壶倒觞屡挥。
酒醒日已出,行行穿山围。
回首重回首,晴川渺烟霏。
宿羽同夜林,天明各分飞。
人生尘土内,别易会合稀。
我自钱塘来,君从宣城归。
初喜望颜色,昔癯今似肥。
细视久乃觉,翛然不胜衣。
老至故当尔,閒心厌尘鞿。
户门岂可忽,仕宦未为非。
迩来三径荒,园花减芳菲。
政坐行作吏,耕稼始愿违。
子婿环我前,设席灯烛煇。
邃庑考画鼓,崇盘荐琼蕤。
友道比衰丧,闻客扃重扉。
独此意不然,壶倒觞屡挥。
酒醒日已出,行行穿山围。
回首重回首,晴川渺烟霏。
这首诗是宋末元初的文学家方回所作,名为《宿西畴曹教授宅》。诗中通过对自然景物和人事变迁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对于时光易逝、人生聚散以及个人功名的深沉感慨。
首句“宿羽同夜林,天明各分飞。”以鸟儿宿息在树林中,清晨各自飞走的情景,隐喻人与人的别离和生活中的无常。接着,“人生尘土内,别易会合稀。”进一步表达了人世间聚散的难得与珍贵。
“昔日癯今似肥”一句中,昔日指的是过去,癯是瘦弱的意思,而今却似肥,表明时间流逝后,人们外在的变化,这里可能暗含着对旧友重聚时的感慨。
“细视久乃觉,翛然不胜衣。”诗人细细观察,发现尽管相貌未见大的改变,但气质已大不如前,精神状态也受到了时间的考验。
接下来的几句:“老至故当尔,閒心厌尘鞿。户门岂可忽,仕宦未为非。”则表达了诗人对于年华老去、官职变迁以及世事无常的感慨和反思。
“迩来三径荒,园花减芳菲。”描绘了一片荒凉的庭院景象,其中“三径”指的是古时学者居住的地方,“荒”则意味着荒废,园中的花朵也不再像过去那样繁盛。这些都是对时间流逝和事物变迁的写照。
“政坐行作吏,耕稼始愿违。”表明诗人对于仕途生活感到厌倦,而渴望过上田园生活,但这也只是初衷,实际行动与之相悖。
“子婿环我前,设席灯烛煇。”则是描绘了一种温馨的家庭氛围,子女围坐在诗人身前,点燃了灯火,营造出一种安逸自在的情景。
“邃庑考画鼓,崇盘荐琼蕤。”这两句中,“邃庑”指的是古代的一种乐器,“崇盘”则是摆设盛宴的场面。诗人通过这些细节,展现了对往昔岁月的怀念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友道比衰丧,闻客扃重扉。”表达了朋友间的情谊深厚,以及对于他人的到来感到欣喜,但又带有一丝警惕之情,因为门扉紧闭,仿佛在保护着内心世界的宁静。
“独此意不然,壶倒觞屡挥。”这两句突显了诗人对于酒文化的情有独钟,即便是独处时,也愿意举杯畅饮,以此来抒发胸中块垒。
最后,“酒醒日已出,行行穿山围。回首重回首,晴川渺烟霏。”则是诗人在酒醒之后,对外界的观察和内心世界的反思。在山间游走时,不断地回望,感受到清新空气中弥漫着淡淡的烟雾。这不仅描绘了景象,也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生活以及自身情感的一种超然与融合。
青山偃蹇不可呼,我行青山如画图。
荡舟春波并山去,青山尽处横陂湖。
周湖一百二十里,湖波极处山孤起。
下临沧海上青天,南有浮屠抱山址。
事幽兴集天风来,乘风便欲归蓬莱。
忧长未释天地隘,眼阔稍觉心颜开。
酒酣重踏孤舟发,此兴平生浩难遏。
横山西去复清沟,屠苏巧构林岩幽。
园翁剪花春在手,蟠回石磴穷雕锼。
兴尽归来月犹在,盘礴解装春叆叆。
呼童置酒复徘徊,明月清风如有待。
临水轩窗次第开,玉山自倒非人推。
吁嗟劳生快意少,故园茅屋今苍苔。
明朝阴晴未可必,携手重游定何日。
借我仙人九节筇,直欲拄上太白峰头立。
《游东湖醉中歌》【元·袁士元】青山偃蹇不可呼,我行青山如画图。荡舟春波并山去,青山尽处横陂湖。周湖一百二十里,湖波极处山孤起。下临沧海上青天,南有浮屠抱山址。事幽兴集天风来,乘风便欲归蓬莱。忧长未释天地隘,眼阔稍觉心颜开。酒酣重踏孤舟发,此兴平生浩难遏。横山西去复清沟,屠苏巧构林岩幽。园翁剪花春在手,蟠回石磴穷雕锼。兴尽归来月犹在,盘礴解装春叆叆。呼童置酒复徘徊,明月清风如有待。临水轩窗次第开,玉山自倒非人推。吁嗟劳生快意少,故园茅屋今苍苔。明朝阴晴未可必,携手重游定何日。借我仙人九节筇,直欲拄上太白峰头立。
https://shici.929r.com/shici/u5KXg.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