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暮雨》
《暮雨》全文
元 / 袁士元   形式: 七言绝句  押[寒]韵

山北寒云去复还,黄昏院落雨珊珊。

数声捎入芭蕉上,不道愁人独倚阑。

(0)
鉴赏

这首元代诗人袁士元的《暮雨》,描绘了一幅凄清而富有情感的画面。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傍晚时分山北寒云的动态与黄昏院落中细雨的景象,营造出一种静谧而又略带忧郁的氛围。

首句“山北寒云去复还”,以动态的云彩起笔,暗示了天气的变化和时间的流逝,同时也为全诗定下了基调——既有自然界的流转,也有人物内心情感的波动。寒云的“去复还”不仅描绘了云层的移动,也隐喻了时间的循环往复,以及事物变化中的不变。

次句“黄昏院落雨珊珊”,将视角转向了具体的场景——黄昏时分的庭院,细雨绵绵。这里,“黄昏”与“雨”两个意象相辅相成,既渲染了时间的特定氛围,又强化了环境的阴冷与湿润,为读者勾勒出一幅宁静而略显孤寂的画面。

第三句“数声捎入芭蕉上”,通过“数声”和“芭蕉”这两个元素,进一步深化了画面的意境。雨滴落在芭蕉叶上的声音,不仅是自然界的声响,也是诗人内心情感的投射。这一细节处理,使得整个场景更加生动,同时也增加了诗歌的音乐性,让读者仿佛能听到雨滴与叶片接触的声音,感受到雨夜的静谧与深沉。

最后一句“不道愁人独倚阑”,点明了诗人的存在感,将个人的情感融入到自然景观之中。这里的“愁人”既是诗人自指,也代表了所有在这样的环境中感到孤独和忧愁的人。通过“独倚阑”的动作,诗人将自己的情感寄托于对自然的观察和感受之上,表达了在自然面前人类情感的微小与复杂,以及对孤独与忧愁的深刻体验。

整体而言,《暮雨》通过细腻的景物描写和情感表达,展现了诗人对于自然与人生哲理的思考,以及在特定情境下个体情感的细腻捕捉。这首诗不仅具有艺术美感,也蕴含着深刻的哲学意味,是元代文学中不可多得的佳作。

作者介绍

袁士元
朝代:元   字:彦章   号:菊村学者   籍贯:庆元路鄞县

庆元路鄞县人,字彦章,号菊村学者。幼嗜学,性至孝。以荐授鄞学教谕,调西湖书院山长,改鄮山,迁平江路学教授。后擢翰林国史院检阅官,不就。有《书林外集》。
猜你喜欢

九日都下黄雀食新

九日新霜薄,群飞一网遮。

裘披杨柳絮,色染木犀花。

下箸欣乡味,知侬忆故家。

金杯浮菊蕊,相映两光华。

(0)

燕脂楼子

楼子燕脂色,灯前艳更鲜。

看花直到晓,今夕不成眠。

(0)

酬阁皂山碧崖道士甘叔怀赠美名人不及佳句法如何十古风二首·其二

赠我新诗字字奇,一奁八百颗珠玑。

问侬佳句如何法,无法无盂也没衣。

(0)

落梅有叹

才看腊后得春饶,愁见风前作雪飘。

脱蕊收将熬粥吃,落英仍好当香烧。

(0)

清明日雨雪来早晴霁二首·其二

清明一雪怪生寒,逗晓新晴雪未残。

要见海棠还傅粉,捲帘不彻急来看。

(0)

晚春即事二绝·其二

树头吹得叶冥冥,三日颠风不小停。

只是向来枯树子,知他那得许多青。

(0)
诗词分类
音乐 宫怨 贬谪 相思 惜春 惜时 宴会 桃花 愤世嫉俗 怀才不遇 长江 松树 写风 写草 气节 沧桑 庐山 美食
诗人
程宿 冯京 韩忠彦 陈尧叟 郑颢 杨士芳 马援 刘沆 李方膺 全思诚 吴季子 郑伯熊 邓显鹤 侯蒙 陈宏谋 阿桂 金章宗 赵岐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